加上去的。
这依然有悖于格尔的人生观,在他看来,难道不是先有神,再有一切么?现在还能反过来?
道教和道家是人们经常视之为相同概念的两个名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道家与道教,从外表看来,好像不可分离,而在实质上,却还是有所差异的。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为先,道教其后。道教结合了道家、儒家、佛家、天地人神等中国的传统文化等为一体的中国文化的集大成。
‘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着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
“大道至简”就是出自道家老子《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是万物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最简单的,经过衍化后变得复杂。
当然以格尔的水准还看不懂道德经,别说格尔了,你就算到中国大学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特么未必能把道德经背出来,更遑论读懂了。《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读《道德经》,很多人一说“道”就感觉玄妙,虚无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把“道”搞得非常神秘。其实,老子并没有把“道”讲的那么神秘,在《道德经》中,老子只讲了两个“道”,一个是“天之道”,一个是“圣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会隔一段讲一次“天之道”,隔一段讲一次“天之道”,他这种分布、布局是有道理的,提示我们要不断想到“天之道”,那么,效仿“天之道”去做“圣人之道”是《道德经》要做的事,所以“天之道”非常关键。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弄明白这两个“道”,所以才觉得《道德经》深奥难懂。
更别提格尔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家伙了。
但看不懂归看不懂,有些东西一看就很有道理。
可还是那句话,大道理大家都懂,可谁能保证大道理落在自己身上,自己还能客观看待呢?
至少格尔没有这份修为。
所以该责怪还是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