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真正开始于秦汉,一开始《剑桥中国史》就是从秦汉开始的概述中国的文化,先秦部分那是后来加上去的。⊕八⊕八⊕读⊕书,◇o≮
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洗礼,这个时期的华夏大地已经确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有已经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完整意识形态了。
魏晋时代的思想刚刚确立,好像一个人十五六岁时候的少年,体现了青春中国的自由、叛逆的性格。
所以魏晋时期的文人学士卓尔不同,他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特例,就是把评价人的标准从道德变为了才学,曹丕就认为“皇帝又能怎么着,万古不朽的是诗文。”
从曹丕喜爱艳情诗文,到曹植反礼教的《洛神赋》,再到竹林七贤的荒诞裸奔,无一不是在信奉儒家的同时又彰显自我的个。他们认为人的永恒不在于道德的高尚,而在于才学的释放。
形成这种独特思潮的根源在于魏晋zhengquan更替频繁,没有统制的束缚以及皇家的标准,思想自由开放。所以才能在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
这个时空虽然不是前世那个时期的魏晋,但很多东西都有其强大的惯性,包括思潮。
其余人写的答卷曹穆都匆匆过了一遍,然后再传阅文武百官,只是曹穆第一个拿上手的袁烜的答卷却迟迟没有向下面传阅。
其实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当年袁烜十一岁在合肥的时候参加乡试,结果他的考卷就被八百里加急送到洛阳,他的时政科卷子至今都是机密。半个月前的会试也是一样,袁烜时政科的考卷至今都没有公示于众,这说明袁烜一定又写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只是众人奇怪为什么曹穆出了个“向往的生活”这么奇怪的题目也不把答案给众人看,难不成这样的题目还能写出什么guojiai?
《桃花庵歌》自然不是什么guojiai,只是曹穆忽然见到这么好的诗一时之间爱不释手,因而留在手里多欣赏了一会儿。
“陛下,今日这些后生晚辈齐聚德阳殿,老臣为大魏贺,为陛下贺!”
大学士吴平作为帝师,他出面提醒曹穆最是合适不过,换了别人还真没这个胆子。
曹穆被打断思绪,抬头一看是自己的老师,于是笑了笑把手中的字递给了冯莫示意他传下去。
“的确是该庆贺,今日得一妙诗,状元之才他袁烜当之无愧!”
曹穆发了话,他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点了袁烜的状元。皇帝的这个行为让众人颇为不解,因为按照传统他需要先点评一下其余人的学识才华,最后才定下状元人选,但曹穆今天是准备把简单粗暴贯彻到底。
“好!好!好!妙!妙!妙!袁小子这首《桃花庵歌》文气纵横,其才华直追昔日陈王。
若是天下才有一石,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而袁烜独占八斗。”
吴平对于袁烜的评价极高,这让在场的众人目瞪口呆,把天下才华具象化,老头子说自己有一斗才已经很是狂妄了,算得上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天下人才华共分一斗,而袁烜和曹植的才华竟然能在各自的时空才高八斗,这算是极高的评价了。
老头子说话很有技巧,他是两朝帝师,先后教过四个太子,他若说自己是一斗之才还真没人敢说什么。
至于他把袁烜捧的这么高也不怕,他把袁烜和曹植的才华等同,在捧袁烜的同时等于也在捧曹氏的先祖,这绝对是皇帝乐见其成的。
不过问题的关键是老头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看来答案就在那张纸上了,一时间众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袁烜到底写了什么。
不同于众人的好奇,袁烜是绝对的震惊,吴平的这番话按照前世时空的历史中该是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吹捧曹植的,如今变成了吴平吹捧袁烜的了。要不是早就和吴平有过接触,袁烜一定会怀疑吴平也是个穿越者。
唐伯虎不愧为千古流芳的大才子,他的这首《桃花庵歌》不管是那个时空,只要一出现都是那般惊艳世人,这一点从文武百官的神情中就可以看出来。
至于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考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上一眼,只是他们都不敢和朝中官员们抢夺,只能是站在边上看向袁烜,此情此景已经不需要再怀疑袁烜的才华了,吴平大学士的话已经说明了一切,状元也已经被皇帝定给了袁烜,可以说悬念只在“进士及第榜”的榜眼和探花了。
要说细心还是曹坤,他刚刚已经看过那首诗,而且一下子就记住了,所以在百官争相欣赏《桃花庵歌》的时候就又写了一篇递给苏凯,曹坤已经知道这家伙已经是米家的代言人了。
众人对太子殿下这时候还能想着自己那可真是感激莫名,一个个恨不得当场效忠,但因为老皇帝曹穆高高坐在朝堂之上,所以只敢点头躬身致谢。
袁烜见到这一幕心中鄙夷,这群人的政治经验还是缺乏呀,如果这时候朝中重臣胆敢明确效忠太子多半会被曹穆秘密弄死,但这些尚未出仕的学子效忠曹坤,那么曹穆绝对只会是高兴,而不会有什么猜忌。
“袁烜,朕且问你,这诗中所思所绘真的是你向往的生活?”
这一点很重要,曹穆不希望袁烜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烙印,但却也不希望他从一开始就成为闲云野鹤。
“回禀陛下,这正是袁烜说想的。数百年前我山门先贤建立了世外山门,那里是世界上最让我舒适的地方。
山门里有个桃源村,桃源村里处处是桃树,一到春季的时候桃花盛开,我想西王母的蟠桃园或许也就是那样了吧
山门于我就是一个温馨的家,我虽然不会像是‘桃花仙人’那样拮据到要靠在桃花换钱买酒,但我也渴望‘锄作田’的生活。
可惜……”
袁烜说的都是实话,虽然今年才十六岁,但历经两世的他心中早已有了沧桑,他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等把俗世的事情都解决之后他必定是要回归山门的。
袁烜的话说的真切,包括曹穆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信他此刻说的就是他想的。
“可惜什么?”
“可惜当年我答应老祖接下山门的重担,发过誓要把山门安置妥当,不求能如同儒家这样盛大显赫,只要能让百家的传承不被断绝也就是了。
再有就是陛下和太子了。袁烜出身山野,陛下不以袁烜卑鄙,带我如同子侄兄弟,此等大恩不能不报。
袁烜也身无他长,只有雕虫小技和些许的急智,愿意在陛下和太子扫清域内之时牵马坠蹬。
等到八荒除我华夏无人敢称王师之时,袁烜必定泛舟远去,到时候世间再无‘玉面人屠’,桃园将多了个扛着锄头的桃花仙!”
袁烜说的真挚,场中所有人都心中称赞。袁烜所说的无疑是绝世名臣该有的样子,出则国无敌于世间,归则泛舟无波澜!
曹穆也不知道袁烜这番话将来能否应验,但至少这一刻他相信袁烜说的是真的。
“好,袁烜你知恩图报这一点很不错,至少没有枉费当年朕把青釭剑交给你时候的期望!
朕知道你心中放不下的东西很多,这样吧,今日过后你就在府中安心准备迎亲,之后朕允许你穿状元红袍回一趟江宁祭祖,就算你回山门也可以,但是半年之后你必须回来洛阳,朕已经想好了给你的官职!”
曹穆给了袁烜半年的假期,而且也表明了已经想好了官职安排,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曹穆对袁烜的恩宠,但袁烜心中清楚,曹穆根本就没想过给他一官半职,这半年的时间与其说是让袁烜衣锦还乡,还不如说是一种变向的流放!
至于为什么是半年,估计这就是曹穆剩余的时间了,等到时间一到,曹坤上位把袁烜召回洛阳,届时袁烜刚好真正出仕为官,一切都在曹穆的计算当中。
“今日殿试得如此众多贤才,朕心甚慰,来人,传旨设宴!”
华夏人自古就是讲究吃,不管什么事都是先将就吃,过年要吃肉,元宵节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团,但凡华夏人发明个什么新节日,一定有相应的吃食被发明出来。
民以食为天,所以殿试结束后也有皇帝赐宴,这也算是甲榜二十四人的拜师宴。在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考官与考生有可能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
而殿试是国家最高级考试,皇帝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宰相借做考官扩充势力,在殿试时往往亲自监考,而参加殿试的甲榜进士也就是所谓的天子门生。而这顿赐宴的主角自然是皇帝和他的二十四个弟子们。
曹穆宣布赐宴之后起身就走,冯莫手捧着二十三份考卷紧随其后,可走了几步之后曹穆又返过头来对着袁烜招了招手。
“袁烜你跟我来,这几日风大眼睛受疾老是流泪,这榜眼和探花的名次朕还需细细斟酌,你来给朕禀读!”
袁烜心中好笑,曹穆的借口还真是有趣,不过这也是袁烜需要的私下见曹穆的机会,所以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