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师各不相同,他们有的是先天性的因素致盲,更多的则是后天成长中失去光明的。
在现实生活中,盲人群体由于生理层面的特殊性使得常人往往会以怜悯、同情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甚至将他们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当所有的人都将这样的价值观视为合情合理时,毕飞宇在《推拿》中却对世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在他看来,世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是先天的缺憾还是后天的伤害,对于哪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应该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
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是好的,但是不能乱用,不能拿对待弱者的照顾眼光去怜悯他们,为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在向他们展现优越感。
这样的帮忙就是失败的,这样的同情心只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每个人的尊严都是神圣的,都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不能用同情或者其他怜悯的心情来践踏的。
在这本小说里,毕飞宇并没有通过大起大落的情绪、出奇制胜的心头和生离死别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相反,他将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内化为人物的心理活动,利用人物的内心冲突来彰显人物性格,并将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
其次,小说结构的节制,《推拿》以人物命名分为不同的章节,其内部的情节发展都是围绕这个人物进行的,但是每个章节之间并没有足够的连贯性,因此小说呈现出一个开放式的格局。
这看起来似乎好像是违背了长篇小说一贯的叙事风格,导致小说的结构较为松散。
但是,这也是小说“节制”的一种体现。
所有的事件发展到一个点上戛然而止,看似浅澹的表述,却有着更为强烈的感情。
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书。
他们是一盘相同不幸不同坎坷的散沙。
我尤其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所以才让我有了想要把推拿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的意愿,我想要把在小说里面带给我的感觉,在电影里面全盘拍摄出来,并且更加凸显,做到极致。
将这不幸汇聚成塔,将一个盲人的世界弱化成一出戏剧,用以承载别人澹化的不幸。
当浅澹到极致,情绪上也就能够被推到极限,甚至突破极限!
比如说王大夫,王大夫是一名盲人推拿师,他手法娴熟,性格沉稳。然而,王大夫的弟弟欠了两万块钱赌债,在面对上门要钱的人时,王大夫拿起了菜刀,撕开衣服,一刀又一刀地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