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是大楚国郡试开始的日子。
郡试要考三天,第一天考的是经义,在朝廷供入文庙正堂的五位圣贤著作中抽取几段,要求默写,并且对其进行解释;第二天考的是诗赋,要求写三首诗,一篇赋,其中有两个必须按照标题来写;第三天则考策论,出三个题目,择其一撰文阐述。
三科考完之后会分别改卷,卷子分为“超”、“优”、“上”、“中”、“下”五个等级,能有一科得到“优”或者三科都得到“上”,就可以被录取,得到举人的身份和进京参加京试的资格。
这样下来,平均每次郡试,能够中举的大多不超过三十人。秋闱三年一次,每次可以给郡内选拔的人才,甚至连补足本郡中下级文官的缺额都不够。
大楚国那位制定科举制度的开国皇帝熊达大帝,肯定深谙饥饿营销之道。
林麓山提着装有双套文房四宝的书箱,排在长长的赶考队伍之中,和上千位来自本郡各县的秀才一起,沿着狭窄的甬道慢慢走进考场。
这甬道是请有道高人监造,能够不用搜身就让一切夹带私藏无所遁形,不仅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更尊重了赶考秀才们的人权,充分体现了仙侠世界的优越性。
拐弯之前,林麓山忍不住又朝着熙熙攘攘的送考人群看去。
看到那一袭粉红,他原本有些紧张担忧的心情平复了下来,昂扬的斗志悠然升起。
男子汉大丈夫,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封妻荫子、建功立业。
而此刻,就是他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进了考场,领了卷子,他略略一看,心里就定了下来——简单,都是早就已经记熟了的!
林麓山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先贤的著作,更是翻来覆去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背了多少遍。只要给他时间,就算把那些著作连带着历代名家的注解都默写出来也轻而易举。
经义这一门,对他毫无难度!
他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答完了卷子,剩下的半天就在反复检查,避免任何可能的疏漏和错误。
等到傍晚交卷出来的时候,对着早已在门口苦苦等候的亲人和家丁,他自信地笑了,朝着他们翘起大拇指。
“没问题!”
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距离大楚国万里之外的沙漠深处,吴解和萧布衣正和苏霖等人对峙着。
“要问这世上谁最适合当布衣神相的传人,那只能是我!”
仅仅这一句话,就把原本还算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