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火力的支柱,抗战初期日军中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的400米内命中率高达85%到95%,十分惊人。在战斗中,日军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机枪火力点和密集的冲锋。
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日军在抗战八年中并非如同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为狡猾的方式作战。
在战斗中,日军首先以机枪火力压制住敌方士兵的冲锋,然后在对方手榴弹的距离之外用掷弹筒对冲锋的敌方士兵进行准确的杀伤。敌方士兵如果起身会遭到机枪火力的杀伤,俯身隐蔽又会被掷弹筒杀伤。由于掷弹筒榴弹破片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8米,经常会造成士兵的严重伤亡。这也是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阵亡一百多万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当形势对游击队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吴铭等人的参战,给了游击队反败为胜的机会。
首先是鬼子的两个掷弹筒手脑袋开花,倒在了地上,武器甩到一旁,剩下的两个弹药手刚刚替换阵亡的战友,只来得及发射了一枚榴弹,便步前两位的后尘,到日本为他们的天皇陛下效忠去了。
消灭了最大的威胁后,吴铭等人开始集中攻击鬼子的两挺机关枪,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带着尖啸飞出枪膛。
时断时续的机关枪,给了游击队喘息的机会,在马远方和赵四海的指挥下,一顿手榴弹便打退了伪军的冲锋,并且开始逐渐压缩敌人的阵地。
在照顾鬼子机枪的同时,吴铭始终寻找着击杀鬼子指挥官的机会,只是由于老鬼子身边的人不少,不断阻隔着他的视线,所以他才没有贸然出手。
在鬼子机枪旁倒下第三具脑浆迸裂的尸体的时候,老鬼子意识到那个支那神枪手已经解决了依靠老百姓的掩护冲上小坡的部队,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这里,并且对己方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杀咯咯。”老鬼子愤怒地嚎叫一声,把指挥刀指向了吴铭等人所在的方向,他身边的几个鬼子立刻冲了出来,率领着二十几个伪军向吴铭这里冲来。
面对着冲上来的鬼子和伪军,吴铭暂时放弃了对老鬼子的狙杀,把枪口瞄向了冲锋的几个鬼子兵。
吴铭将准星死死的盯住了一个冲在最前面的鬼子下级军官,“砰”的一枪,鬼子军官的前脚刚刚跨出去,后脚一软,整个人向前摔倒在地上,手里的枪摔出去老远。
砰,沈敏的枪响了,跟在鬼子后面的一个伪军军官捂着肚子瘫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