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绷紧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他放开按在手枪上的手,慢慢的转过身来。
出现在李元眼前的是两个扛着锄头的劳老农,他们扛着锄头,其中一个人叼着烟斗,身上是很典型的清朝人的模样,他们衣服上还沾着几片叶子,卷着裤腿,脚上还残留着一些泥水,很显然是刚刚下地回来。
看到李元愣愣的看着两人,叼烟斗的那个老农伸手取下烟斗,在鞋底磕了磕,又重新叼在嘴里。
“娃娃,问你话呢,想啥呢。看你穿的这副样子,再加上这个光头,你不是刚从庙里出来吧。”
有一个瞬间,李元有些冲动的想要顺着老农的话说下去,但最终却还是决定换种说法。
李元双手抱拳,轻轻一躬身,说:“两位老丈请了。我叫李元,祖居大同府,多年以前离国,如今从海外回来认祖归宗的。一个多月前,一家人在这附近遇到了劫匪,一家人被杀,只有我一个人逃了出来。为了躲避劫匪追杀,我不得已剃掉头发躲进寺庙。前几日,发现没什么事,我才离开寺庙来到这里。
听到李元的话,两位老农脸上一阵唏嘘。不得不说,中国农民是善良的,他们尽管自己过的就不怎么样,但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仍然会尽自己微薄之力提供帮助。
老农立刻邀请李元进入村子,吩咐老妻整治些饭菜招待客人。
言谈中,李元才算弄明白,原来,这里是大同府辖下的郭家村,村中人大多数姓郭,而李元遇到的正是本村郭姓的族长郭胜和他的族弟郭兴,而今年是光绪三十二年。
“那贤侄,你可有字。”郭胜想了想问道。
李元沉思了片刻,才回答说:“家族虽身居海外,但一刻不敢忘记中原故国,每一代男丁都会有长辈取字,小侄草字少英。”
郭胜脸上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虽身在草莽,年轻时却着实风光过。中法战争时,他是冯子材部的一名都统,曾跟随着冯子材在镇南关下血战多日,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是清廷对战争后期的处置寒了郭胜的心,战后他便离开军中回到家乡务农。
虽然对朝廷失望,但郭胜却是个十分保守的人。所以听到李元说世居海外尚能心系故国,十分高兴。于是又问起了李元今后的打算。
李元忙装出一副低沉的样子:“举家回国祭祖本就有落叶归根之意,海外祖产全部被家祖卖掉换去资金,如今却尽为流匪所劫,身为人子,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如今却连仇人都找不到。哎!”
“也就是说,少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