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是最具邯彰特色的,恐怕就是农业合作。表面上,邯彰的“三农”变革源自于政府,但实际上却是合作社之功,而作邯彰农业合作社作为整个变革的中心,多年来,邯彰农业、农村的成功,使得位于邯郸新市区民生大道6号的合作社,一直受到外界的称赞,他们解决了困扰中国发展的农村问题,引导一场不亚于“革命”的变革,不过在过去的几年间,这里一直面临着种种考验,从农村的土地再次分散,到“合作券”的回收,再到棉花、棉纺织品以及农产品的的销售,但这些考验似乎远谈不上考验。
对于邯彰农业合作社而言,真正的考验源自于总动员之后,尽管在总动员后邯彰的民众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他们响应征召,积极加入军队,以保卫自己的家乡,但是另一方面,出于一种本能,民众在面临战争时,却又显得有些惊恐,而作为最直接的反应——许多农民希望兑换“粮食券”过去,农民往往会在售粮后,将粮食换成“粮票”以直接兑换面粉,既然省事,又避免了虫鼠霉潮造成的损失,自粮票投入使用至今,为农民挽回了数亿斤粮食的损失,同样的,也为农业信用社获得上百斤无需一次支付购款的粮食,合作社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现在,这一切却受到了考验。“5。86万万斤!”面对着电话中专员的询问,沈宗瀚如实的回答道,在战争爆发之后,农民大量兑现了粮票,而这直接影响了现在专区的粮食储备。
“5。86万万斤!”
听到这个数字,管明棠的眉头猛然一跳,这意味着二十多万吨粮食储备流向了民间,尽管表面上看来,这些粮食是农民寄存于合作社的,但是实际上,却又是专区粮食储备中的一部分。
“合作社要尽快想想办法,绝不能影响到“军教公”的配给,明白吗?”
对军人、教师、公务员实施粮食配给制,是动员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凭票购买定额的粮食,这是为了稳定三类人群的人心,现在农民已经兑现了二十余万吨粮食,意味着在未来,原本应纳入整个配给体系中的上百万吨“非公粮储”很有可能会再次流向民间。
“专员,如果想要扭转局面,就需要稳定民心,”
民心!
作为合作社社长,沈宗瀚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农民会兑换粮票,是出于恐惧,而恐惧的原因则是华北战局的一次次失利,这是出于个人的保障。
“而稳定民心,需要一场胜仗!”
电话另一头传来的话声,让管明棠的眉头一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