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因为停电,少更两更,今天一起补上。四更。下面三更的时间分别是:4点,7点,10点,敬请读者大人关注。】
又是一年,杨柳岸绿,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自从去年深秋,沈洪在同一天迎娶了杜灵若和我做平妻后,身体原本不大好的他,因为前一段时间的长期酗酒,精神煎熬,又加上急怒攻心,一时间居然病倒了。这次的病症来势汹汹,大夫诊断为中风之症。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沈洪这一病,居然肌肤麻木,口眼z斜,言语塞涩。
杜灵若原本对沈洪和我,恨之入骨,如此一来,更不来探望他了。偌大的沈家,只剩了我带着冰凝、宝宝、明月欣儿日夜照料沈洪,这半年过去,他的病情虽然有些好转,但还是卧不能起。老夫人原本对我心怀成见,但见我照顾沈洪衣不解带,尽心竭力,心中便也多少释怀。
这半年来,老夫人明显苍老憔悴很多。饶是如此,沈家酒坊的事儿,她还是事实亲力亲为,很少交予沈福、沈齐去做。
梅娆非又产下一个女儿,取名”聆儿”,只是这个女婴儿天生兔唇。梅娆非曾经托付菊妈请来一个相士,相士说是冤魂缠绕,家宅不宁,从此梅娆非无端的有些神经兮兮起来。沈齐、岑溪弦夫妇,这半年来,也安生很多。只是他们是从此改过自新,还是另有图谋,无人可知。总之,沈洪的病,牵动了我大部分的心思,我已经无心去理会别人的事情了。
这半年的沈家,无端平静很多。但是这种平静,只是表面上的,私底下,很多人都在不断的算计着,这时的沈家,很有些暴风雨前的平静的感觉。
三月底的时候,县衙忽然贴出公示,说是皇上新封的镇关大将军,要携带家眷回乡探亲。县衙下令所有乡绅富户和一干有功名的人,都要举家在四月初一到城外十里亭处迎接。公文发到沈家时,我们一干人正在正堂和老夫人请安。老夫人见过公文,说道:“沈家的男丁,洪儿身子差,终是不能去了。旁人都去吧。家中女眷,非儿产后没多久,身子虚弱,就留下来好好歇息吧。若儿、弦儿陪伴我去吧。”老夫人说着,眼角瞟过我,末了,又加一句:“容儿也跟着来吧。”我们三人,齐齐应着。老夫人不大理我,已然很久,如今忽然说要我一起去,心中便不是那么恼恨于我了。
四月初一,大吉之日,宜出行,宜嫁娶。
清晨一大早,老夫人已带着沈家一众人丁,随着浩浩荡荡的城中迎接大军,去到城外十里亭。
一直等了两个多时辰,已是半上午,那个镇关大将军还没有来到,有些人开始不耐烦起来。潍县四月的天气,虽然不是很热,却也晒得人心里发慌。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起来。直到县衙有人出面制止,诸人才噤声不语,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无精打采,懒洋洋的。
正在无趣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嚷了一句:“来啦!”紧接着,就看到有一群人从官道上来到。县衙请的仪仗队,便开始敲锣打鼓起来,还有人燃放起爆竹,噼里啪啦的,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没过多久,就见到一众骑马的人,簇拥着两乘凉轿前来。前面的一乘,轿身通体枣红色,轿顶用银,轿盖、轿帏用皂,轿窗两边,各自有八人抬起。后面的一乘,则是绿色轿身,轿子周围,缀了些碧玉镶花,无端给人锦绣荣华的感觉,轿盖上还有璎珞缀起,轿窗两边,有四人抬起。轿子后面,是几十个骑马的人,个个戎装铁甲,别是一番肃然之气。轿子的前面,则有小厮皂啰鸣锣开道。我细细数了数,鸣锣声为十三响。
在西宋,朝廷大臣出行,都是用鸣锣开道,但是鸣锣声音不同。知县出行鸣锣七响,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知府出行鸣锣九响,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一品大员和钦差大臣出行时则鸣锣十一响,意思是“大小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这位将军的鸣锣,居然得到朝廷恩准,响了十三响,可见其地位之显赫,是为封疆大吏一流。
当下,知县梅墨率领合县乡绅和有功名之人,齐齐跪下,高呼:“恭迎镇关大将军荣归还乡!”声势之浩大,一时无二。
只听得那枣红色的轿子中,有个浑厚的男音说道:“袁某此次和内子回乡探亲,多蒙各位乡亲前来迎接,袁某不胜感激!”
听了那将军的话,我的心头忽然震了一震,只觉着这声音似曾相识,一时却有觉得模糊起来。
知县梅墨说道:“潍县县民,能够前来迎接大将军省亲,实在是合县之荣幸。启禀大将军,将军的敕造府邸,已经在半月前修好,请将军随同下官前去入住便是。”
“梅大人实在是客气啦!”那将军边说着,边掀开轿帘走了出来。隔着些许人,又离得有些远,他的面容,实在是看不真切。只觉得这位将军,身材挺拔魁梧,说话爽朗大气,年纪却是极端的轻,莫约二十几岁的样子,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那年轻的将军说道:“我既是潍县人,又得蒙乡民邻里前来迎接,我也自当随诸位一起,和内子徒步入城才是。”
知县梅墨正诚惶诚恐间,那将军夫人,却从绿色的镶花轿中走了出来。
那位将军夫人,身姿窈窕,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宛若神仙中人。
诸人见了,无不惊叹一句:“好美!”
只是我却清楚的瞧见,老夫人的面色,渐渐地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