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赵禥信以为真了,李清微心中大喜。
之后便继续鬼扯说道:“皇上”
听到李清微对自己的称呼,赵禥纠正道:“若是皇儿不嫌弃,便称我一声‘父皇’吧。”
李清微知晓这个“老东西”在占自己的便宜,但是他是自己的岳父,称一声“父皇”也不为过。
李清微此时说道:“父皇,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们如今最好是忍下一时的‘屈辱’,与大唐结盟。此举虽也是‘与虎谋皮’,但眼下能走的路也只有这一条了。”
“蒙古帝国并非像我们想象之中的那般团结,眼下忽必烈主力尽丧,又损了大将伯颜。强大如他也只能以割让开封,南阳两地,换的暂时的苟安。”
“若非天子眼下盯着西域,恐怕此时黄河以南已经尽归大唐。大唐的二十万雄师,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攻克幽云十六州,将蒙古人赶回草原去。”
李清微虽然听上去是在向赵禥禀报,但实际上是在夸大大唐的实力,对赵禥进行战略欺诈,在恐吓他。
假中带真才是最可信的“谎言”。
赵禥真的被李清微的话吓到了,二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他是知晓的。
而他们又有那种武器,赶走蒙古人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真的如李清微所言,如果蒙古人被赶走了,那么下一个是谁?不用想也知道。
大宋会面临一个比蒙古人还要危险十万分的敌人。
赵禥心里明白,如今的大宋与蒙古人是“共生关系”。大宋的稳定来自于“异族外敌”。
如果没有了蒙古人这个“外患”的话,那么大宋会马上面临崩溃,会有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接踵而至。
而且朝中的那些朋党世族们,他们会更“识时务”,投降蒙古人还会背一个“汉奸”的恶名。有些人怕“遗臭万年”所以还会有所顾忌。
但是对于同样是汉人政权的“大唐”,他们就没有这样的“道德障碍”了。
甚至可以美化成“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成为他们“识时务”的表现。
想到这带来的连锁反应,赵禥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这个时候赵禥想起了炮船,之前他们的炮船战胜了蒙古人,拱卫了大宋疆土。
而炮船就是眼下自己这个“儿子”设计制作的。
而他如今又在“大唐”那边“位列三公之一”,那么他如果可以窃来那个“火箭炮”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以大宋的财力,相信不会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