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官道上,不时有马车来来往往。
崇祯和李倾城所乘坐的马车,看起来并没有特殊之处,可以说是不起眼,车子的整个结构是用硬木制成,圆弧状顶部用一层通用褐色防水油布遮盖,没有豪华的装点,没有精巧雕饰,没有鲜艳的色彩,就连车夫的衣服也是简单布衣,朴实无华,还不如那些富贵人家的家丁。
如果一定要说个不同处,也就是车速较快,还能保持平稳,发出的噪音也相对小得多,这些细节,一般人不会注意到。
李倾城一听说要去看大海船,属于她有份的大海船,她兴奋得这两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刚刚离开京城的时候,她非常开心和新奇,时不时拉开车窗上的帘布,探出脑袋去看外面的景色。
碧空如洗,沃野千里,粮食作物郁郁葱葱,看过去像一片绿色海洋,一眼望不到边,农夫在天地里劳作,树林与炊烟袅袅的农舍,点缀其间,给美好的景致增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朝鲜,她可看不到这样的壮观的大平原景象。
上次跟随使团来京城的时候,她是众星捧月,一群官吏把她围在中间,生怕有所闪失,她当时心情也格外郁闷,算计如何逃走,因此根本没有心情看风景。
现在则完全不同了。
他是自由的,没有人强迫她做任何事。
她之前招纳叶秋做伙伴,要叶秋都听她的,如今反而有些依赖叶秋了,但叶秋也尊重她,虽然有时很强势,但大多时候与她有商有量,两人相处轻松愉快。
这两天,她已经知道叶秋不是账房先生,从王掌柜与伙计对叶秋的敬畏态度上,她猜测叶秋是日月楼的幕后老板,虽然叶秋没有明确回答,但也没有否认。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叶秋有财力造大海船。
要造一艘能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可不是那么简单,区区一个账房先生,只靠工钱的话,攒二三十年都不够。
所以当叶秋说在造海船,她并不太相信,而如果他是日月楼的老板,可信度就大增了。
可笑的是,那天她升任店里执事,还自以为在日月楼的职位上比叶秋高,原来也只是为他打工。
两个时辰过去。
完全放松心情李倾城,一阵困意袭来,老老实实坐下来,跟叶秋一样开撕闭目养神,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马车里足够宽敞,铺着毯子,其实她也是可以躺下睡。
但在一个男人面前躺倒,太羞涩了,她做不到。
闭着眼的崇祯,忽然感觉肩膀一沉,有个热乎乎,软绵绵的东西靠过来。
他抬眼瞥了一眼,是李清晨的侧脸,压在了肩膀上,她鼻息均匀,弯而长的睫毛微微动了动,然后完全静止,显然是睡着了,睡得还很沉。
阳光从缝隙透进来,洒在她的白嫩如玉的脸庞,可以看到一层淡淡的小绒毛,朱唇不点而红,琼鼻秀挺,如此近距离细看,能看得出她刻意把柳叶眉画成了更显男子气概的浓黑剑眉。
崇祯笑着摇了摇头,任由她靠在肩膀上。
这位朝鲜公主也真挺不容易,女扮男装以为能骗得过他,想拉着他一起上船做伙伴,其实是上了自己这条贼船,犹不自知。
半个时辰后。
马车颠簸了一下,李倾城头一滑,撞进了崇祯怀中,她惊醒过来。
发现自己头靠在崇祯肩膀上睡着,顿时面红耳赤,羞涩难当。
她是第一次与男人如此亲密的接触,叶秋没有拨开他的头,没有叫醒她,心里感觉暖暖的。
可是,两个男的这样接触,好像也不太好吧,有那种奇怪的意味。
该不会,这家伙喜好男风,有龙阳之癖吧。
抬眼发现叶秋正似笑非笑的瞅着她,李倾城表情有些不自然,目光移开,故意伸了个懒腰,大声道:
“小睡一觉,好舒服啊,从没做过这么稳的马车,李兄,你这辆马车很不一样哦。”
崇祯目光微动:“有什么不一样?”
李倾城道:“普通马车以这样快的速度,坐在里头人可能都会被震得跳起来,而这辆车却能行驶平稳。”
崇祯道:“或许是道路较为平坦。”
“不止,道路平坦是一方面,但也是这辆马车设计很不一般。”
“哪里不一般?”
“车轮,上车前我看到车轮上贴了一层黑色胶皮,应该就是这东西起到了作用。”
崇祯暗道,观察力不错,给她说对了。
这丫头虽然缺乏独立处世能力,但眼光与学识,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这辆车的车轮上,的确附加一层硬胶皮,减少了地面的冲击,车轮的磨损,大大降低了颠簸和噪音,也使得车速有效提升,相当于是一圈实心轮胎。
这个世界,还没有轮胎的概念。
自己把弄出来这种类似轮胎的东西,本是为了加强火炮的运转速度。
火器营装载火炮的马车,行走缓慢,木铁制作的车轮也容易损坏,如果换成全铁制车轮,又太过沉重,再加车上火炮的重量,遇到下雨天,或经过软土地面,很容易陷在泥地里,严重拖慢火器营的移动速度。
于是,自己就想到了后世的轮胎。
橡胶制作,耐磨,轻便,有弹性。像是给车轮穿上一件合适的鞋子,马车行驶效率大为提高。
从而,也有效提升火炮转运速度。
这种“简易轮胎”,暂时没有像外推广。
明军马车全部加装简易轮胎,加上备用的,就需要海量橡胶,而目前国内生产橡胶的主要是琼州,也就是海南岛,眼下产量不高。
刚刚发圣旨给琼州巡抚,命令他全面扩大种植橡胶。
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入大明皇家商会的海商,尤其是郑家,派商船去东南亚大量收购橡胶,因为东南亚是最盛产橡胶的地方。
橡胶的宝贵价值,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价格低廉。
如今还可以用非常便宜价格购买,大量囤积。
但一旦“简易轮胎”推行,消息必然传出去,到时全世界的马车都开始使用“轮胎”,橡胶价格必定疯涨。
到时就买不到廉价橡胶了。
东南亚连接两大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香料等特产品深受欧洲贵族欢迎,在这个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重要经济价值,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强国在这里赚得盆满钵满,因此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如果橡胶价值开发出来,南洋的热带群岛更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宝地。听说有许多华夏人在南洋讨生活,受着欧洲人与当地人的压迫和排挤,万历年间,葡萄牙和当地人曾经屠杀马尼拉华人。
华夏人大多拥有吃苦耐劳,好学勤奋的优越品质,别人不愿意做的,他们做,别人做六个小时,他们做十个小时,十四个小时,因此不管在哪里,华夏人群体一代代传下来,都能积累出巨大财富,财富使人眼红,引得外族人觊觎,于是发生了掠夺和屠杀。
马尼拉华夏人遭受大屠杀时,大明已衰弱,鞭长莫及,但以后……
“你在想什么?怎么突然不高兴了?”
李倾城感受到崇祯眼中的冷意。
崇祯深吸一口气,恢复自然神态,道:“没什么,你困的话,可以躺下睡。”
“不用不用,我不困了。”
李倾城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这家伙,要是喜欢男风的话,趁我躺下睡觉,做出不可描述的侵犯,那就麻烦了,他应该不是这种人,不过,那天他抓着我的手,回想起来,感觉好生暧昧,还有他看我的眼神。
他如此俊美,公子世无双,优雅又不失豪气的风范,却喜欢男人,太可惜了,不然的话,若是自己与他双宿双栖也未尝不可,反正比嫁给那个暴君崇祯要强百倍,他也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哎呀……在想什么呢,羞死人了……
她越想越觉得眼前的人有可能喜欢男人。
为了掩饰神情的不自然,她拿起了一张大明报,装模作样的品读。
崇祯问道:“你不是讨厌大明报吗,怎么这最近天天抱着看?”
“也不是讨厌大明报了,是讨厌这里面整天吹嘘你们的大明皇帝,其他文章,写得很精彩,就像这篇,土豆的吃法,把土豆拿来油炸,变成一种叫薯条的美食,金黄色,又香又脆,撒点盐巴,可以沾一些酱汁来吃,听起来是不是很好吃?晚上我们试一试做这道美味。”
崇祯暗笑,你讨厌要嫁给的皇帝,就在你眼前呢,而这道薯条,也是本皇推广土豆吃法的一种。
土豆之前没有在大明推广开来,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没有人知道适合的吃法。
很多人只是把土豆简单蒸着吃,味道自然单调,吃多了容易腻,没煮熟,吃了容易拉肚子,发芽或者青色的土豆,吃了还有可能食物中毒。
因此,保守的当政文官,排斥这种外来食物,更不可能大力去推广了。
现在,把后世的一些土豆经典吃法,利用大名报,进行权威宣传,其中最受欢迎的,要属土豆泥和炸薯条,制作简单,又把土豆的风味,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接下来。
李倾城认真看报纸,崇祯也在思索一些事情,一路无话。
天色渐渐暗下来。
马车进入一处清泉镇的地方。
这个小镇是官道旁,不少旅客与商人在这里休息,倒是颇为热闹。
崇祯的马车停在了一家客栈前。
没有悬念,这家客栈,早就被包下来,上上下下都是锦衣卫的人。
皇帝出行的每一步,都经过精确的计算,都有周全的保护。
没有惊动地方官,不然就不是微服私访了。
知道皇帝离开京师的人不多,范景文,李邦华等也蒙在鼓里。
崇祯自始至终是公认的勤政,这几个月来,皇帝也不经常上早朝,朝臣有要事,只要递上奏章,皇帝皆有批复,从未耽误事。
朝臣也都习惯了,反正朝廷运转保持顺畅,他们就没话讲。
小馋猫李倾城,一下车就去找客栈老板,得知店里有土豆后,便请求去后厨研究制作炸薯条。
老板当然不敢拒绝。
目送李倾城进入后厨,林忠陪领着崇祯,来到一个密室,跪了下来:“陛下,老奴着实不忍陛下行车劳顿,是否转道,由大运河乘船南下?”
崇祯扶起林忠陪,道:“不用,乘船看不到沿途百姓的真实情况,南边有新消息吗?”
“有几条。”
林忠陪开始汇报情况。
过了一会儿。
李倾城托着一个盘子走出来,笑盈盈道:“薯条做好了,简直太美味了,要不要尝尝。”
林忠陪拱了拱手,知趣离开。
崇祯拿起一根炸得表皮酥脆的薯条,咬了一口,口齿喷香,笑道:“不错,看来你学到了制作的精髓。”
皇帝要下榻的地方,食材配料都是顶级,只要用心,制作方法简单的薯条,一般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接着几盘热腾腾的菜肴端上来。
“没想到,这样的小地方,做出来的菜肴味道,不输给日月楼呢。”李倾城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吃太饱了,李兄陪我到街上逛逛?权当消消食。”
“好啊。”
崇祯含笑道,不知为何,与天真烂漫又很有理想的李倾城在一起,隐约有一种初恋的感觉。
两人在小镇唯一的大街上闲逛。
李倾城不知道的是,这可忙坏了锦衣卫,街上人多眼杂最是不好守护,戚元辅不放心,也现身出来,挑个扁担,扮作脚夫,跟在他们身后。
“这家茶馆也有读报人呢,我们进去听听。”
走了一圈,李倾城指着一旁的茶馆道。
本来嫌弃大明报,如今自己看不过瘾,还要听人读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崇祯没有拒绝。
进门却看到有人在吵嚷。
一个儒生模样的中年男子,愤声道:“不要读那劳什子的报了,我堂堂秀才,苦读十年,明日却要被迫去南方作坊里劳作,都是你这读报人所害。”
“孙秀才,读报人怎地害你了?”一旁有人不满儒生打断读报,语声不快的问。
“他净宣扬劳作的好处,却贬低读圣贤书,撺掇我家内人,逼我去南方作坊劳作,否则不跟我过了。”孙秀才满腹委屈的样子。很不爽。
“孙秀才,明明是你从不劳作赚钱,导致家中穷困,你老婆叫你去做事赚钱养家,有什么错?”
“自古是低贱村夫劳作,我堂堂秀才,一身风雅,本来若中举,便可出仕为官,如今却被朝廷断了出路。”
“朝廷不是给了你们读书人许多出路吗,转学数算、兵法、策论,还有外语、工科等好几门呢,你却不肯,坚持读四书五经,怪谁呢?”
“四书五经乃圣人传下,世代正统,你说的那些,俱是歪门旁道,不可学。”
孙秀才十分固执的与众人理论。
李倾城见这秀才如此迂腐,忍不住上去说一句:“好吧,你读了圣人正统十年,那么,你为你国家贡献了什么?”
孙秀才一时语塞。
李倾城又道:“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没人刀架脖子上逼你吧,既然是自己选择,你怪朝廷,怪革新,这是什么道理?亏你自诩是有学问的读书人。”
此言一出,赢得茶馆民众的喝彩。
“说得太对了,当今皇帝陛下对外亲自上阵血战,用生命守卫国门,保护我等,对内惩治贪官奸臣,减免税赋,降低物价,还给你提供了赚钱的活,你还想要朝廷怎样!?”
“孙秀才你滚出去,别干扰我们听报。”
“你就是懒惰而已,抱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多舒服,劳作多累,不赚钱不养家,活该被你妻子骂。”
众人叱喝声中,孙秀才被赶出茶馆。
崇祯盯着李倾城,目光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