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倒还好说,毕竟中国早些年就能够自主生产栓动步枪,同时也具备冲锋枪的制造条件,修缮这两款枪并不存在多大的障碍。
难就难在机枪上面,特别是损坏的枪管和备用枪管上,根本满足不了进度上的要求,为此黄连诚马不停蹄的跑了全国仅有的能够制造轻机枪的三家军工厂。
而这三家当年仿制捷克zb26轻机枪和德国mg8重机枪的军工厂技术是有,可生产工艺实在太落后,即便全部开足马力保障生产,可还是无法满足前线无底洞般的消耗。
当然黄连诚不是没想过从苏联进口一批机枪枪管,苏联答应的也非常痛快,可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东苏军换装下来的就装备早已经卖给中国,想要多余的苏军二战时期淘汰的装备,只能从乌拉尔地区调运。
无论是从中亚入中国西北,还是走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远东在运往朝鲜前线,少说也要一周左右时间,这一周的时间看似不多不少,可在战况激烈的上甘岭前线却可能决定战争双方胜负天平的走向。
所以苏联人能耗得起,志愿军可耗不起。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连诚很是着急上火,弄得满嘴都是泡也没什么办法,可就在他觉得无路可走时,他从一位军工老前辈哪里得知,白云厂可能会有办法解决他的困难。
得到指点的黄连诚自然不敢耽搁,星夜乘车赶往白云厂,并第一时间找到厂长宋继学和主管技术的柏毅,将情况说明后,宋继学有些不置可否,可柏毅却暗自高兴,正所谓瞌睡遇枕头,他他已经把精锻机改造得七七八八,正想着什么东西做做试验,黄连诚就找上门来,哪还等什么?
于是直接就拍着胸脯将事情揽了下来,随即两人便来到精锻机所在这间,也不废话,直接开始从dp27轻机枪枪管开始入手,于是便看到起初柏毅查看枪管的画面。
黄连诚将新鲜出炉的枪管拿在手里,里里外外仔细查看几遍,沉吟半晌方才狐疑的说道:“这根看上去是不错,但能不能达到要求还不敢肯定,毕竟先前的几根你也知道,实在是很不理想。”
饱读诗书的黄连诚是个斯文人,哪怕投笔从戎征战沙场多年,说起话来也极为的委婉,然而此时此刻,前线的压力,战士们的流血牺牲,让他的话没来由的直接了许多,紧盯柏毅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质疑。
可既便如此,这话听到柏毅的耳朵里还是觉得这位黄处长真是太客气了,要是换了军备首长的暴脾气,还不理想?不先揍他个理想就算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