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形成武装的割据势力,人数从数百人,到上万人不等。
有一些人,闹腾的动静比较大,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只可惜毕竟实力不够强大,面对汉末的诸侯势力,轻而易举的被消灭了。
但是如今,这些山越势力还未被消灭的情况下,可是一股不小的可怕力量。
其实关于山越的来源和族属,一直是各方的争论点。后世一些史学家认为“山越人是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后裔”,其中又有山上土著说,吴越遗民说,武帝迁闽瓯逃亡说等。
也有一些史学家则认为“山越即山民、宗部”,与普通汉人无异。占山为匪,或是久居山中避乱的普通汉人后裔,如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写的类似。
种种说法不一。但山越作为一个广阔五省的分散武装集团,单一来源的可能性很小,更多是兼而有之,其中固有当地土著,也有上山为匪的普通汉人,亦有外部迁入的百姓。
东汉末年,吏治混乱,牧野割据,兵连祸劫,劳动人民为避战乱,逃入深山,有的豪强大族也往往合宗入山,甚至发展成匪盗。如在北方的徐无山中,田畴率其宗族,且耕且守,收纳其他入山汉人,数年间发展至五六千家,还自立法度。
又如关中山贼山郑甘、庐水等。这在三国时期是普遍的现象。在孙氏统治下的江南,山越、山贼、山民、宗部等词也时常互用,甚至将不服从孙吴统治的其他农民革命势力也一概的称为山越、山贼,如严白虎、祖郎等。
刘争需要的就是现在这些山越势力割据的现象,他打算趁着天下大乱,何进祸乱朝廷的这段时间里,先将荆扬两州的山越势力清剿干净。
将山越势力纳入麾下,既能够短时间里壮大自己的兵马队伍,同时又能够起到练兵养兵的用途。一举数得。
就像后来的吴国大帝孙权,时不时的派人去山越地区剿匪,既可以将他们积攒下来的钱粮收为己用,同时又能够将这些俘虏全部纳入自己的麾下,补充军队的壮丁。
两天之后,刘争率领自己两万多所剩兵马来到了长沙郡周边的一个小县城。
到这和周仓会合,他并没有直接带人去攻打长沙郡,若是直接攻打长沙郡,多少还是会冒犯大汉朝廷,一旦长沙郡郡城被攻破,那些逃亡的官员便会去朝廷启奏,汉庭到时候继续组织人手反而过来攻打。
这可不是刘争现在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带人去攻打长沙,而是和周仓挑选了一个在长沙郡和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