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戛纳电影节每年都有不同的评委会组成九人小团体。
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导演,编剧,演员,甚至作家。
1960年戛纳,大名鼎鼎的费德里科·费里尼凭借《甜蜜的生活》拿下了金棕榈,就是评委会主席作家乔治·西默农的强行力挺。
看完《甜蜜的生活》后,他就将电影节总干事罗贝尔拉到一旁说:“对我来说,唯一得金棕榈的只能是《甜蜜的生活》。我看见了电影界正在发生最伟大的革命,如果评委会不跟着我选,我马上就回瑞士!”
罗贝尔一听就慌了,只好尝试说服评委们,将金棕榈授予费里尼…
这么说吧,你想在戛纳拿奖,除了有片子质量做基础外,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评委喜欢你的片子,还有,喜欢你片子的评委一定要够强势,最好是英语好还能吵。
阿巴斯力挺《戏梦人生》,但是其他评委不喜欢,有人表示《戏梦人生》这个片子人脸都看不清,什么玩意,阿巴斯一通狂喷,然后《戏梦人生》拿了评审团大奖;
2001年那届,《穆赫兰道》大家都看不上,杨德昌急了,你们太不识货了吧,这么好的电影居然看不上?
杨德昌脾气硬,英语又爆好,最后《穆赫兰道》跟《缺席的人》并列最佳导演。
至于什么‘拿了金棕榈不许再拿最佳导演’的规矩…
完全就是屁话!
科恩兄弟当年的《巴顿·芬克》包揽了影帝、最佳导演还有金棕榈!
原因嘛,就是因为评委会主席罗曼·波兰斯基,他爱死这个片子了,甚至认为本片是对自己的致敬…
要不是《巴顿·芬克》女演员戏份太弱,估计连最佳女主角也要颁给它…
包括03年的《大象》和《狗镇》,《大象》拿了最佳导演,很多媒体已经出稿《狗镇》拿下金棕榈,然后金棕榈揭晓《大象》…
就跟闹着玩似的!
……
紧跟着,颁发的是最佳剧本奖,嘉宾很利索,直接公布了名字:“《天注定》,贾章柯!”
台下的媒体沉默了一下…
外媒对《天注定》不太看好,大部分说的都是:过度的暴力削弱了电影的表现力。
或者‘情结发展失衡、过快,线索多少有些繁重,故事对真挚情感的抒发也不够深入。’
当然,《卫报》(戛纳场刊)很喜欢,称《天注定》:是一个关于中国的苦涩而悲观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