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水墨唐枫、大盗草上飞投月票。
很快到了正月十六,群臣上早朝。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犹如一声惊雷,霍大将军在朝会上宣布退居二线,保留大将军的封号,请辞大司马的官职,以后政事由皇帝自决,所有奏折悉数送到宣室殿,由皇帝批示。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最后把目光齐齐望向苏执。
苏执额头见汗,身为霍光最忠实的跟随者,他真心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连劝一句都来不及,这可怎么办?
可是此情此景,他身为丞相,又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他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清咳一声,道:“大将军为国事操劳,天下人钦佩,只是陛下年轻,国事还须仰仗大将军,请大将军收回辞呈。”
群臣松了口气,有人出来说话就好,不约而同以额触地,道:“请大将军收回辞呈。”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总会有人站出来劝,苦劝,霍光头痛之症还没痊愈,没精力应付,这才一直没有召心腹商议,也没有把人脉交给程墨。
一般人都会认为,程墨身为霍光的女婿,接收霍光的人脉,继承霍光的治国之志,保持霍氏一族当世第一大族的地位,在情理之中。但是程墨不这样认为,他是霍光的女婿不假,却没必要依赖霍光,他相信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
所以,这件事,他对谁也没提。
此时满朝文武全伏在地上,只有程墨一人身姿挺拨地跽坐。刘询含笑看了他一眼,再看向脸蜡黄,佝偻着腰坐在右侧第一位的霍光。
霍光道:“丞相不可如此,诸位同僚快快请起。老夫年纪大了,处理国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陛下年富力强,又有程卫尉国之栋梁辅助,理应还政于陛下,诸位切勿再劝。”
白痴都听出,他临走之前扶了程墨一把。群臣脑袋虽抵在地上,眼睛却偷偷瞥了程墨一眼,只见程墨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苏执不敢再劝,再劝就把皇帝得罪了,今时不同往日,以后皇帝不再是摆设,而是大权在握啦。
“请大将军保重身体。”苏执道。
群臣也跟着道:“请大将军保重身体。”
刘询对苏执的知情识趣颇为满意,刚接过权力棒,也不能立即便把丞相撸了,那样会让群臣人心惶惶。他干笑两声,道:“朕仰仗大将军之处甚多,以后还须时常向大将军请教治国之道,特加封大将军为太傅,还请大将军勿推辞。”
霍光虽然退居二线,但治国经验老到,若有难决之事,当向他请教。吴朝并没有太傅一职,程墨想起明朝有这个官职,便提议刘询在保留霍光大将军的封号上,再加封他为太傅,意为皇帝的老师。
刘询是霍光扶立的,加封他为老师也没什么,便欣然答应。
霍光很意外,眼眸无波看了程墨一眼,对程墨的保证又放心了一分,看来这个女婿口口声声为自己的身体着想,并没有撒谎。
群臣第一次听说“太傅”这个官职。能混到朝堂之上的,都不是白痴,听字听音,自然联想到太傅意为皇帝的师傅,既是皇帝的师傅,自然不比大司马差,于是人人放心,齐声道:“恭喜大将军。”
要不是叫大将宫叫顺口,他们便要改口叫太傅了。
霍光脸上浮现一丝笑容,道:“希望你们尽力辅佐陛下,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刘氏江山永固。”
今天只议一件事。刘询终于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帝,兴奋之情无法言传,群臣却因为生这么大的变故,惴惴不安者有之,觉得机会来了者有之,想尽快巴结程墨者有之,想讨好皇帝者有之,谁也没心情议别的事。
刘询宣布散朝,道:“程卿随朕到宣室殿。”
程墨应诺。群臣行礼恭送圣驾,刘询却走下御座,亲自去扶霍光,道:“先送太傅回府。”
群臣顿时心知肚明,从今往后要改称呼了。
霍光坐了小半个时辰,早就支撑不住,也不强撑,道:“谢陛下。”
刘询特赐肩辇,程墨扶霍光上了肩辇,群臣送到殿门口,看肩辇远去,才各自散去。
宣室殿里,君臣对坐,刘询只觉一身轻松,笑对程墨道:“多亏大哥斡旋,朕才有今天。”
终于不用担心会被霍光废掉了,皇位保住,小命也保住了,一切多亏程墨这位大哥啊。如果说霍光对他有扶立之恩,程墨对他却有再生之义。
程墨心道,我只是不忍见霍氏被灭族,可不全是为了你,只是这话却不好说出口。程墨道:“陛下说哪里话,为君分忧,是臣子应有之义。”
他是臣,刘询是君,这是底线,万万不能逾越。
刘询笑得眼睛没了缝,道:“如今大司马之位空缺,朕想加封大哥为大司马,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程墨推辞道:“臣负保护陛下之职,若没有合适的人选,卫尉一职还须由臣担任,这大司马还是另委他人。”
大司马是三公之一,他现在太年轻,不能服众,还是别自找麻烦的好。再说,权力大小,在于实力,而不在于职位,空有大司马的封号,而没有相应的实力,顶什么用?
显然刘询也想到程墨太年轻,见他推辞,不再坚持,道:“如此,朕的安危就依靠大哥了。”
放眼满朝文武,能让自己信任,以身家性拿相托的人,也只有程墨这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哥了。
小6子进来禀道:“陛下,奏折送来了。”
“抬进来。”刘询意气风道。
四个内侍抬了两筐奏折放在御案旁边,躬身退下。
这就是今天收到的奏折了,刘询随意拿起一封,打开匆匆浏览一遍,见是州郡奏报有人不孝,不肯赡养父亲,请求把这人处以死刑。
要是以往,这样的奏折,或者他看不到,或者看到的是霍光批好的,现在,他才是帝国真正的皇帝啊,想到这里,他胸中豪情顿生,命小6子研墨,毛笔蘸满朱砂,在奏折上批了:“徒三年。”三个字。
放下笔,朝程墨笑道:“以后国泰民安,就看我们兄弟了。”
程墨行礼道:“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喜欢权臣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