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龙前脚刚动身,王雄的密信就传到了邺城。
程远志看罢密信,背着手遥望北方,沉思起来。
这个刺杀计划,比原时空里早了二十多年。
他很好奇韩龙究竟是如何刺杀柯比能的,但又更担心刺杀失败。
若刺杀不成,双方难免就要摆出车马炮,生死激斗一场了。
今时今日的中鲜卑,在柯比能的经营下已经足够强大,如非必要,程远志不想与其硬碰硬。
三部鲜卑能形成今日巨患,却要从一百年前说起。
鲜卑族是从东胡演化而来,从东汉中期开始逐渐强大,最早一直由护乌桓校尉兼领控制。
前文说过,西汉武帝时,匈奴被打散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北遁了一些时间,很快又杀了回来,继续盘踞草原,为祸北境。
到了东汉时,大汉朝廷一直利用鲜卑人来牵制北匈奴,鲜卑自然不愿白白被大汉当枪使。因此大汉朝廷只好采用利诱的方式“以胡制胡”,每年给金钱二亿七千万,驱使鲜卑、乌桓、南匈奴去攻北匈奴。
鲜卑人本来是不想去的,奈何大汉给得实在太多了,价码多到令鲜卑心动。
鲜卑旋即接受了大汉的册封,开始进攻掠夺北匈奴,北匈奴在汉军和南匈奴、鲜卑、乌桓四方联军的联合打击下,很快被打残,余部溃散。
北匈奴消散后,草原上出现了真空,原本南匈奴想继承匈奴全境,但大汉朝廷并没有给南匈奴这个机会,而是继续分化南匈奴。
于是,鲜卑趁此机会占据了北匈奴的大部分地盘,加上北匈奴遗留下来的的十余万部众,实力迅速大增。
短短二十多年间,成为了北境新的边患。
从115年开始,一些鲜卑的部落屡次进犯边塞,上谷、渔阳、辽西等地,幽、并两州成为了鲜卑部落袭扰的重点,这种局面,是大汉朝廷没有料到的。
随后,檀石槐横空出世,迅速统一了鲜卑,成为了大汉最大的敌对政权。
大汉朝廷无奈,只好“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之和亲,以息事宁人”。但檀石槐不接受册封,继续寇边侵扰,还将鲜卑全境按左中右划分为三部分,封了三名“大人”管辖。
公元177年,鲜卑再次寇边后,大汉朝廷忍无可忍,派夏育、田晏、臧旻三人各率万骑兵分三路、出塞两千余里攻打鲜卑。
这一战,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大败大汉军队,汉军阵亡者十之七八。
此战之后,鲜卑彻底成了气候。
好在鲜卑的社会制度与发展水平没跟上军事势力,181年檀石槐一死,继承人和连太过平庸,也于同年死亡,鲜卑遂分裂为三个部落。
随后,步度根、扶罗韩控制着并州雁门一带;轲比能拥兵十余万,占据代郡、上谷一带;素利、弥加控制辽西、渔阳一带。
程远志一统河北后,对这些分裂的鲜卑部落采取了怀柔政策,分别册封各部首领为鲜卑王,以暂时维持北疆的稳定。
对他来说,一个分裂的鲜卑要比一个统一的鲜卑威胁更小,如果鲜卑再出现像檀石槐般的人物,势必会让北境永无宁日。
但很不巧,鲜卑真的又出现了一个类似檀石槐的人物——轲比能。
轲比能的控制范围毗邻幽、冀两州。之前,在程远志、刘虞、公孙瓒三英争霸幽州时,许多中原人为躲避战乱逃往轲比能辖地谋生。
他们为轲比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制度,“教作兵器铠甲,学文习俗,统御部众,拟仿中国制。”
程远志收复幽州后,轲比能通过阎柔进贡了大量马匹、牲畜等物表示臣服。
后阎柔等人皆反,被程远志三下五除二给收拾了。
已经崛起的轲比能继续选择同程远志交好,不仅送还了逃亡鲜卑的中原百姓一千五百余户,还响应程远志的号召,在边境进行互市。
此后,柯比能招降汉人,令他们教鲜卑人制作兵器甲盾、传授文字,模仿中原制作旌旗、以鼓节为进退操练军队,同时不断在东面蚕食素利等首领的地盘,西面吞并步度根、扶罗韩的部众,统一鲜卑之心昭然若揭。
这些年,程远志对柯比能的情况一直都了若指掌,本打算收拾完江东的局面后,再回头收拾柯比能,没想到柯比能率先跳反了。
如果任由轲比能统一鲜卑全境,无异会让鲜卑出现第二次复兴,届时,程远志就需要一边对付荆州刘表、刘备;一边北防鲜卑。
这样的局面无异是他不想看到的。
幽西都督王雄很早发现了这个潜在威胁,最初想以招抚政策拖延柯比能的步伐,但很快就发现,招抚的策略不管用,轲比能并没有停下统一鲜卑的步伐。
王雄意识到轲比能的壮大必须阻止,多次上书给程远志,请教对策的同时,心下也逐渐萌生了派遣勇士去刺杀轲比能的打算。
刺杀,正是王雄擅长的领域。
而程远志的来信,正好坚定了他的想法。
一般来说,刺杀一个部落最高统治者这种策略,对于松散的政权来说简直就是事半功倍,一招致命。
像鲜卑这种以野蛮掠夺为主的部落,各部落之间自营畜牧、不征徭役,联系不紧不密,全靠大首领征服各部落形成军事联盟,一旦大首领死亡,就是“人亡政息”。
所以,刺杀可谓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的办法。
一但刺杀成功,鲜卑就会瞬间“部落离散、弱者请降”。
程远志安坐邺城,耐心等候着韩龙的消息。
……
高柳城北两百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匹骏马从南疾驰而来,往北疾驰而去。
天空是灰蒙蒙的,凉风呼啸着刮过脸庞,虽然草色绿意盎然,整个世界却显得格外萧瑟。
临近傍晚,红日西斜,一块块云朵弥漫开来,遮住日头射出的最后亮光,将天地间映出彤红一片。
在一处水草格外丰盛的地方,分布着十余个鲜卑部落,约莫有几百户,呈放射状,众星拱月一般环绕着一座豪华的大帐。
韩龙自幼在边塞长大,通晓鲜卑语,冒充鲜卑人一路行来,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
但仍然还有四个问题急待解决:如何混入柯比能的鲜卑族群?如何靠近轲比能?如何顺利刺杀?刺杀后如何脱身?
韩龙年纪虽小,却很清楚鲜卑作为草原民族,与中原的征兵制、募兵制不同。采用的是族兵制,全民皆兵,下马能施射,上马能冲锋。
在这种族兵制,以血缘关系为战斗单位的部落中,坞壁堡垒处处可见,一个陌生人想要混到最中央大帐的难度可想而知。
轲比能下辖的每个部落中,都有一名小帅,数十个部落中又有一名大人,族人们打招呼时,以刻有本族小帅符号木片为表明身份,相互之间联系并不紧密。
韩龙策马行到距离部落前面,一处地势略高的土坡之上,从怀里摸出一支长萧,“呜呜呜”地吹了起来。
箫声悠扬顿挫,迎风四散,浸入每一个帐篷之中。
夕阳下,黄昏中,韩龙傲然的身姿,棱角分明的侧颜,吸引了远处许多鲜卑少女的注目。
一曲还没吹完,一名穿着鲜卑服饰的少女骑着小马,快速奔来。
人还在老远,雀跃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阿龙……”
喜欢三国之开局程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