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沙克鲁的一位同一亚种姓(大种姓下面的分支)亲戚来举例,行政官僚世家出身,老少三代共六口人,这在印度并不算大家庭(印度大家庭最多的有一二百口人),他们家有两个司机、一个厨子、一名屋内干活的女佣、一个扫院子的佣人、一个花匠、一名保姆、一个看大门的共8名佣人。
印度人之所以需要那么多佣人,并不是像中国人想象的房子大、家里的活多,需要的人手多。而是因为印度的佣人要严格地区分“工种”,不能乱了规矩。比方说印度的富人一般都雇佣最上等的婆罗门种姓的厨师,因为富人自己往往也是婆罗门或刹帝利高种姓,只能吃由婆罗门做的食物。而厨师由于种姓高,做饭可以,但是不能干如端菜之类“伺候人”的活,所以还需要一个屋内干活的女佣。屋内的女佣又不愿意干打扫院子的活,因为室外拿扫帚的被认为比室内的佣人还要“低一等”。花匠更是个专门的行当,往往是子承父业,所以需要专门雇人。家里的小孩需要有保姆照顾,看门需要专门的门卫,而开车的是“专职”司机。这还算轻的,在英国殖民时期,那个时候的佣人分工更细,甚至包括专门的管家、遛狗的、打猎时负责吆喝轰赶猎物的、熨衣服的、倒马桶的等等,而且每个“工种”都有一个专门的印地语名称,可谓门类齐全。而且由于每个人负责的工种都是专一的,所以工钱都并不多,即便是在2015年一个印度仆人的月薪也就是几百块钱,额,厨师的薪水最高,毕竟人家是婆罗门么。其实在城市的仆人还算好的,真正凄惨的是在乡村里的仆人,那就跟奴隶没有多大的区别。
沙克鲁毕竟不是纯粹的印度人,加上他的房子也没有花园什么的,所以他只是想雇佣一个收拾屋子的女佣,至于厨师还是算了吧,他是实在吃不惯印度的食物,还是自己做的东西吃起来比较放心。(有机会我科普一下印度的饮食习惯,请大家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这类内容,省得影响您的食欲,反正我查资料的时候是被恶心到了。)
在印度是有专门的佣人市场,不过对外是叫劳动力市场。当市场的工作人员一听这位衣着华丽(刚刚买了一身新衣服)、面容英俊的婆罗门小哥是来找女仆的,顿时眼前一亮,很是兴奋的说道:“潘迪特先生,您的运气可真好,我们这里正好有一个极品女仆,也只有您这样尊贵的身份才配拥有这样的女仆,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叫她过来。”
工作人员这意外的热情让沙克鲁有些不太适应,难不成这女仆还有极品与非极品之说?这又不是在玩网络游戏,还分什么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