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第二天一大早便进了宫里。
不知道是哪里走漏了消息,柳铭淇还没有走到寿王居住的永和宫,这边就有宦官前来传令,说是皇上召唤。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皇上也就是担心您年轻气盛,教育的方法不恰当。”
传令的宦官说完之后,还悄悄的在柳铭淇耳边解释了这么一句。
可别小看了这些宦官们的提点,有时候能救命。
皇帝的心情好坏、有什么动向,或者在召见你之前遇到了什么事情、见过什么人,这些信息一讲出来,老奸巨猾的人马上就能针对应对,化险为夷、喜上加喜。
所以古往今来,无数的重臣都愿意结交宫里的宦官。
权倾朝野的张江陵,不就是靠着冯大太监的帮忙,才掌控了整个朝廷,从而推行他的“一条鞭”变法吗?
更厉害的是明成祖朱棣。
建文帝的皇宫就是一个筛子,几乎所有的大太监都为他通风报信,朝廷有什么变动他都晓得,你说这样知己知彼的,他能不击败侄儿,成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吗?
大康朝还好一些,皇帝并没有那么霸道,宫里有权势的太监并不能直接参与朝政,所以对群臣的作用有限。
重臣们平日里对大太监们可以友好一点,但绝对没到讨好的地步。
柳铭淇就更不用说了,注定吃喝玩乐一辈子的亲王世子,连皇帝的面都不用给,哪里管什么太监宦官?
但是呢,因为柳铭淇的“马桶”和“永和宫事件”,特别是在永和宫门口,救下十几个宦官和宫女,更是让普通的宦官们感激不已。
所以传令的宦官主动给柳铭淇传递一些信息。
笑着对他点了点头,柳铭淇大踏步的走进了御书房。
今天到御书房轮值的几位丞相、尚书和大臣们还没有到,只有景和帝一人坐在了御书桌旁。
结果景和帝一开始说的,还是正事儿:“铭淇,关于怡王府拿四种商品跟西北小部落联盟交换骏马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柳铭淇毫不犹豫的道:“铭璟跟小臣说了,朝廷的决定我们裕王府一定支持,到时会早点拿出货来,不会耽搁的。”
“好。”
景和帝欣慰的点点头,“我们宗室贵胄,享有最多的朝廷供养,就是该像你这样,勇于任事。好好的努力,未来的宗室,还靠你去引导和规劝。”
这便是默认已经把下一任的宗正许给柳铭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