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570章 大发现啊!!

第570章 大发现啊!!(1 / 6)

“说起了老百姓的期望,江南倒是真有很大的一个期盼。”巩渊说道:“已经有很多老百姓向我们《江南日报》记者反映,他们很需要便宜的蜂窝煤了!特别是听说帝京府周围才两文钱一个蜂窝煤,他们很是羡慕呀!

明明我们为全天下的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结果连京畿地区、湖北湖南、四川这些地方都能用上便宜的蜂窝煤了,我们却还是得忍受高价,这样多难受呀!”

目前的蜂窝煤是从京城的两个蜂窝煤工坊,通过漕运运送到江南来的。

是由柳铭淇的舅舅徐家两兄弟来经营的。

因为体积太大,运输费用暴涨,单价太便宜,而且价值偏低,所以大致上挣不了什么钱。

饶是如此,在京城两文一个的蜂窝煤,在江南的终端价格都卖到了最高五文一个。

也就是富裕人家喜欢用,毕竟比柴火方便许多。

穷人是舍不得用的,哪怕是去年冬天比较冷,许多人还是尽量凭借着一身正气硬扛。

倘若是两文钱一个,应该是有很多人愿意在冬天用。

毕竟江南这个环境的话,冬天湿冷,比北方还多了一种湿,难受得很。

有了蜂窝煤来烘烤,去除房间里面的湿气,绝对是一个好事儿。

因此老百姓们在跟《江南日报》的记者就吐槽了这事儿。

“记者”这个名字是柳铭淇给取的,用意是“记录听闻事件的人”,倒是古今意思一样。

记者是报纸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们搜集来的各种小故事、市井生活、民间八卦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如今《江南日报》畅销江南的城镇乡村的重要原因。

固然许多读书人觉得这些毫无文化含量,可事实证明翔宇先生说得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江南日报》一天比一天得畅销和影响大。

只不过……

咳咳,这里说的畅销,是一天能发行到三万多份没错,可每一份的价格不过是一个铜板。

没错。

就是只有一个铜板,连印刷费用都挣不回来,更别说一众人员的各种开支了。

巩渊以前还觉得自己可以为了理想倾家荡产,做一个洒脱的少年郎。

结果发现他是想多了。

幸好有圣人这种冤大头撑着,不然办什么报纸啊,直接拿个碗去乞讨吧。

“今年就会在江南设立一到两个蜂窝煤工坊,到了

最新小说: 抗日之小将传奇 秘密使命 特种兵之无限掠夺系统 特种兵之基因复制系统 风云之旅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我老婆是花木兰 穿越王妃要升级 大明雍王 直播闯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