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侄德王铭淇(怡王世子铭璟)启禀陛下: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原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原,未闻以夷狄居中原而制天下也。
倭人本我属夷,世代受我中原教化之恩,却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窥伺我大康江山。
今倭人登陆福建,一路作恶多端,屠戮我大康子民,致使百里无人烟,生灵涂炭,实为我中原大地百年未有之大灾大痛。
目睹此等惨状,以及倭人毫无人性之举,凡仁人志士,皆应肝脑涂地,壮志成仁,前仆后继以赴此国难。
臣侄等自幼顽劣不堪,德薄能鲜,独仗忠信爱民为做人之本。如今恰逢其会,身为大康皇室子弟,岂可坐视倭人禽兽作恶,杀我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而无动于衷?
故而臣侄等忤逆圣意,擅自前往江南,与此恶贼决一死战,不将此等孽畜斩尽杀绝,解除江南危难,臣侄等誓不回返。
倘若有所不测,则皆为铭淇(铭璟)心甘情愿,无所埋怨,舍生取义为我等所愿,只恨不能服侍双亲于膝下,不能报效陛下于殿中。
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
只愿陛下圣恭安,愿我大康千秋万代,愿我子民安康,实鉴吾心,无有违背!”
……
当值千牛卫校尉大声朗读着柳铭淇和柳铭璟联名的奏章,御书房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现在御书房里面坐着十几个朝廷的大佬。
四位丞相、两位尚书、两个大将军、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个宗人府宗正,外加一个南宫忌,皆在场。
听着这篇慷慨激昂的奏章,各人的反应各不一样。
有人脸色带着赞同,有人脸色不变,有人皱起了眉头。
景和帝看着他们的神情,不动声色的道:“大家议一议吧,怎么处理这个事情?……肃王,你是宗人府宗正,你来说!”
肃王毫不犹豫的道:“这篇文章做得很好,也是铭淇的正常水平。但是规矩就是规矩,太祖立下来的规矩不允许改变。请陛下立刻下令,让江南总督刘仁怀立刻将他们两个以及所属之人给抓住,即刻解往京城受审。”
对于肃王这么一本正经的照章办事,皇帝一点儿也不奇怪。
肃王很喜欢铭淇这个侄儿,但他是宗人府宗正,如果什么事情都能通融的话,岂不是乱了套?
今天柳铭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