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命影响全军。
战场瞬息变化,但也不能轻易做决定,像这样规模的战争统帅随意的一句话或许就能造成数万人丢了性命,关宁自问自己都做不到绝对的正确,那别人呢?
群策群力,一次次的商议推演,这才是大宁军队无往不利的原因。
像这次战争,看似突发,实则早有预料,并依据突发做出应对,当应战的命令下达,上至各军将领,下至伍长都只需按制定执行即可,就算过程中有变动,但也不会造成慌乱,保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尤其是在古代通讯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军团作战这一点尤为重要。
城外的阵地上早已摆放好了成片的元武大炮,只待西域联军冲过来到打击范围能发射。
关宁说过,在最后一战要让阿迪尔知道大宁真正的实力,要让他感受到恐惧。
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三部分,其一是在西边从汴京城冲出的西域联军,其二是在城外的大宁军队,其三是就是从东边过来的朱成允。
前后夹击之势已成!
朱成允在队伍前方,他有意压着军队,不让军队靠的大宁军队太近。
两方敌对并未摆在明面,离得近了反而很尴尬谁都不自在,事实上就在他们快要到汴京城时关宁就派人送去了信,一封诚意满满的亲笔信。
关宁准备为其军队提供粮草,营帐等,还希望能举行一次会谈,地点时间任由朱成允选择。
先谈后打,能不打就不打,关宁让让步也是可以的,他实在不想看到朱成允跟阿迪尔联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该这样。
这样做跟认贼做父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这更为恶劣。
关宁想要争取,可并未得到朱成允的“理会”。
元武帝心机太重了,以为用粮草、营帐这些就能把我收买?你莫不是想吃屁,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吗?
不必理会!
朱成允把派来传信的人打发回去,仅此而已。
我们战场相见,成王败寇,在这之前我不想跟你有任何交际,这就是朱成允的想法,在他的立场这样做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表明朱成允有魄力。
可当朱成允看到汴京城前那一片随风而摆的旗帜,他还是不免紧张。
西域联军已经如约而出,接下来就到他了。
心跳的厉害,感觉都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朱成允知道接下来他要做的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