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化星 > 第180章 朝鲜变局

第180章 朝鲜变局(1 / 1)

河南洛阳龙门大营,洪承畴所部明军的主力就驻扎于此。

开封之战,开封城是彻底成了一片废墟,城内外死的人超过了三十万人了!所以,开封周边的五十里内,在战后就荒废了。官军光打扫战场,焚烧掩埋尸体,清理河道就花了半个月时间;然后带着大批粮草回到洛阳驻扎,看情形是打算在龙门过冬了。

这次回到洛阳,福王和洛阳那些地方官都不再敢说那些唧唧歪歪的事,因战打赢了,所以大军借用马车和军粮的事情就算是运筹得当。甚至,部分地方官话风一变,说是主动调度资助朝廷大军,这些人是厚颜无耻,借机表一些功劳。

福王见乱军被剿灭了,便不在理会洪承畴,放心的继续玩弄风月。但地方官怕得罪洪承畴,这不,在大军把马车还给各家大户商家后,洛阳知府就跑了向洪承畴赔礼道歉,磕头下跪,什么献媚的话都说的出口。

总之,就一个意思:弹劾大人的事情只是福王逼迫,下官实属无奈。洪承畴眼下带兵,等天下平定后,以他的功劳,进内阁任辅相完全没有的。洪承畴可不是那些邱八爷那边,他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的文官,所以,他进内阁完全没有出身的障碍。

......

不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来自京城的大内太监在行辕里宣读圣旨。所以,军中各将领没心思理会地方官那点小算盘。

“五省总督洪承畴,公忠体国,勤勉军政!为朝廷率军剿贼六年有余,今在河南开封调度有方,指挥得当,遂有开封大捷。赐洪承畴为上柱国,加太子太保衔,领东华阁大学士。钦此!”

“河南总兵官铁樊,以身引敌,义胆忠肝!多有战功,特封忠勇伯,赐铁樊一品蟒袍,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

“总兵官左良玉,奋勇沙场,杀敌有功,封奋武伯,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

“总兵官秦明翼,奋勇沙场,杀敌有功,封川义伯,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

“总兵官段勋,奋勇沙场,杀敌有功,封成颂伯,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

“总兵官曹变蛟,奋勇沙场,杀敌有功,封秦风伯,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

“宣大总兵官曹文诏,千里奔袭,助剿叛军有功,加封太子少师”

“总兵官贺人龙,前番在山西战败失职,今在河南戴罪立功,勤勉可佳,加封世袭锦衣卫千户,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

圣旨一宣布,大家都傻了。这么人多封了爵位,唯有统帅洪承畴只封赏了一些虚衔。要知道只有爵位才能世袭传承的,有了爵位子孙后代只有不作死,都是贵族身份。这的诏命,不要说下面的将领看不过去,就是镇守的监军太监王从业也看不下去。处于宦官的身份,他只是不方便开口。

左良玉是直性子,直接问道:“曹公公,这不公平!为什么大帅没有被封爵!没有大帅,焉有今日之功!”,曹文诏等其他众将一听也纷纷向曹公公诉请,请他专呈下面众将心声。

但是,这些举动落地曹公公的眼里就完全变味了!竟然给质疑圣命,看来皇上担心的没错,洪承畴的权柄太重!他在军中影响力太大!于是,曹公公心理计较一番后,露出亲切的笑容,虚伪地说道:“洪总督,各位总兵大人!请听奴才一句话。因为开封城官员和百姓死伤太重,再加上杀俘虏的事情,朝廷的都察院、翰林院、六部不少给事中纷纷弹劾总督大人。皇上也是没办法,为了把他们的声音压下去,这次就没给洪大人封爵了”。

末了,他接着说道:“这里还有一封圣旨,还请洪总督和各位大人接旨!”

洪承畴和众人奇怪怎么还有一封圣旨,不过既然是圣旨就得跪接了。

“今河南乱军也基本肃清,现仍有乱贼李自成部企图从汉中窜回陕西甘肃。鉴于陕西巡抚孙传庭兵力不足,特调贺龙人所部人马前往陕西,听从孙传庭节制,协助剿贼。现乱贼张献忠刘国能罗汝才所部流窜于安微湖北,湖广总督熊文灿所属兵力不足,特调左良玉所部人马前往湖北,听从熊文灿节制,协助剿贼!至于河南残局,皇上还请洪总督坐镇,以防其余魑魅魍魉作乱”。

“贺总兵、左总兵:皇上口谕,圣旨所到之日起,限三日内启程。国事繁钜,还望两位总兵再接再厉,为朝廷立功!”

洪承畴一听,就知道自己受朝廷的猜忌了!这太明显了!不过,他没多想,如果他不接旨,下面就会乱套了。于是,洪承畴顿首大声说道:“臣!洪承畴接旨,谢主隆恩!”。

见洪承畴开口,其他众将只好跟着接旨。一场大捷的欢喜气氛,此时荡然无存!

曹公公见他们接旨了,心理松了一口气;他再用莫名的眼神和监军王从业对视了一眼。而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大帐门外的,刘斌正用冷漠的眼神看着这一切...

......

冬天的三九天,秦岭淮河以北的广袤土地,全部被冰雪覆盖。临近年关,所有军队、商旅、平明百姓都在停歇了下来,准备的各种各样的过年示意,迎接崇祯十年的开春到来。

金州半岛,回雁山庄的内屋里,因为地下火炕的作用,屋里显得很暖和。刘平和刘易两个小家伙已经在学走路了,几个丫鬟在扶着两个少爷慢慢走着。两个好动的孩子现在天天粘着一起,就是睡觉,两个人都要一起折腾,然后睡一张小床上。

几个女主人则坐在屋里的暖椅子上聊着琐碎闲话,吕灵和顾若烟有在孩子出世后,身上母性的光辉愈发明显,她们的母亲的角色让她们在刘星出征的日子里,一心放在孩子身上。此外,熊琳兮和钱婉月也在三个月前先后怀孕了。

远在岚山休养的钱兆水,听闻女儿怀孕后,专门坐了三天的船赶来问寒问暖的。至于,金州半岛的军中和地方政务所的下属们,也闻风而喜。要不是刘星严令不许往家里送礼,这伙早就排队在送东西了。对于自己手下们的小心思,刘星心知肚明;只是,刘星不许出现不良风气的苗子,自己要是带头收贺礼,那下面的人还不都有样学样。

所有的女人都有了子嗣,这一下子,刘星在家里的这碗水总算端平了。有了孩子,几个女人话题就多了起来;家里内外的充满了温馨的气息。刘星在忙忙碌之余,总会挤出时间回家陪伴妻儿。

这会,刘星边看孩子玩耍,边在靠着桌案后的摇摇椅上翻看情报。

花了半年时间,终于把兰花门、走山、点金三门已经掌控,盗门也愿意助力。如此一来,外八门就有四门可用借力相助了。其他的各门慢慢来,行有行规,刘星打算按江湖规矩慢慢去渗透,让其他四门也慢慢融入。

新开设的两片根据地,周远和刘凯做的不错,分别在太行山和燕山两地打开了居面。特别是周远,不到两年时间就扩张到了一万四万多人,出去老幼妇孺,能编入军队的也有六千人。

刘斌发来密信,洪承畴在河南的日子不好过,粮饷只够过冬。而且,师傅手上仅剩五万的人马。刘星知道,崇祯的多疑并发症又开始发作了。历史,洪承畴就是被怎么折腾来折腾去的,才没办法彻底剿灭农民军。虽然高迎祥的结局出现了偏差,但是这个中原局势,很有很强的历史惯性,李自成保留有生力量,并收留很多其他各部的人马。

不过,就当前而言,刘星最在乎的就是手上正在翻阅的两份情报。

一份情报还是来自福建,按照密信所说。郑芝龙在澎湖击败了荷兰人,占领澎湖列岛后,向荷兰的热兰城进发。有小道消息,荷兰人请了中立的海盗出面,要与郑芝龙何谈。

不过,刘星猜测,这种何谈后握手言和的局面坚持不了多久。因为郑芝龙不像历史上那样被官府招安,没有大陆的依靠之后,他需要一块大的根据地。澎湖只能做水师基地,不能满足大批部从的定居需要;厦门岛和金门岛又太小了,最多十万人就拥挤不堪。现在夷州岛和荷兰人各占据南北一半,会轻易言和?

另一份情报是关于朝鲜战场,在冰雪覆盖的冬天,朝鲜汉城沿线建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大量的后备新兵被征集。朝鲜人在东起华川,中至汉城,西至仁川的这条战线上布置了近二十万的兵力。就连剑宫的二千剑手也被派遣出山门,来到金如焕的帐下。

与之对应的是,日本人在平泽以南的占领区实施领地瓜分政策,按照各个家族的军功统计,分配占领区的统辖土地。不同的私人领地,其律法由所属的大名自己私定;同样,分配后所属的大名必须负责起土地守备,不得擅自丢弃封地而逃离。为了守住自己汗血打拼下来的基业,很多大名将国内的精锐武士组成的私军,也派遣了一份来到朝鲜的新领地。

同时,日军在占领区挑选了一些朝鲜旧贵族旧官吏充当官员,协助日本各封地大名统治。于是,二鬼子的体制正式在朝鲜诞生。在日本人没有进入朝鲜前,一直都是这些旧贵族统治者各地;而反抗军的主要成份是平民,反抗军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对贵族抵触的平民阶层。在日军的这种傀儡政策下,朝鲜的阶级矛盾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延续了下去。

在这些熟悉地形和地方民众二鬼子的帮助下,很多反抗军的根据地和联络人纷纷被日军找了出来。金如焕一手推动的敌后游击武装,遭受了重大打击。

事情的演变,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朝鲜旧贵族的屈膝投降,让朝鲜军队和沦陷区的平民更加不信任朝鲜的王室和贵族。

刘星默默合上情报册子,叹了一口气。这个过了一半冬天的时间里,在军事和政治的博弈上,日本人领先朝鲜人一筹。

德川家光好手段!日本的私军制度,在这个时候从缺点变优点,既然是自己家族的私人封地,那么所有的大名还还不得拼命的严防死守!其次,启用二鬼子的制度,让朝鲜人陷入了内部分裂。以朝治朝,使得南边的反抗军组织生存更加艰难。朝鲜军队再想利用日军各部指挥不协调的事情,就不容易了。

刘星原本计划在冬天来临时发起海战;朝鲜人也几次派使者前来求救。但综合考虑冬季海上航行的风险,刘星最后还是决定延后,依旧等待开春再战。今时不同往日,刘星在海战的策略上,不需要再用大冒险去获取胜利。

越是盘子大的时候,越要留有余地。

当年,蒙古人征服朝鲜后,派简陋的海军攻打日本的战意之中,就没有注意海上气候环境的特殊性。结果,舰队被一场飓风全部倾覆送去见海龙王了。希特勒喜欢搞突然袭击,喜欢闪电战;结果也因为闪电战在苏联而陷入被动。相比之下,天朝太祖就非常英明,人少的时候大游击战;发展到一定程度,改为运动战;只有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时候才玩阵地战。

等吧!等春暖花开,海上季风平静的时刻,就是青龙帮水师出动的时候。有时候,耐性的等待比精确的战略部署更重要!

喜欢明月化星

最新小说: 娘亲,求个爹! 异域天使女巫 师父在上:徒儿很乖张 废材狂妃:修罗嫡小姐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神婳 流云飞秀 嫡女庶心 明朝小夫妻 谋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