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剧本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编剧,开始兼职制片人,他们开始从更高的角度为自己的剧本负责。
现在很多的网络大电影里,经常看到制片人或者导演大部分是身兼编剧一职,他们对项目有着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对项目有着持续开发的能力。
这种状况肯定会越来越普遍,编剧开始有制片人意识,更多地参与到剧本开发、拍摄以及IP的建设、推广维护当中,这让编剧中心制在Z国似乎成为了一种可能。
但要想和韩国、美国一样实行编剧中心制,甚至在一部电视剧中,编剧拥有70%以上的决定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至少不可能一下达到那种程度。
不过编剧的制片人化,却已经有很多编剧去尝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至少让人看到了“编剧中心制”在Z国实行的可能性。
虽然更多的体现在网络大电影中,也许投资上比不上院线电影,但在剧本上,却完全可以,所以如今很多网络的电影爆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质量。
然而这也是有局限性的,毕竟网络大电影大多数人都没钱,不管有些影片怎么把自己包装成“大片”,目前来说都还达不到院线那种投资额度,所以拼钱,不如去拼剧本,拼故事。
你可以没钱、没明星、没大制作,没法跟那些大片们相提并论,但在剧本上来说,不管是大片和小片都是平等的。
小片如果要逆袭,必须拿出一个好剧本,否则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电影时代,弹幕、播放量、网友反馈,编剧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甚至可以直接跟观众互动,了解观众反应,这就让编剧能够更轻易的读懂市场。
懂市场,原来是制片人该干得活,现在编剧也懂了,而且网络时代,现在VR、AR、全息技术等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编剧应该与时俱进,新技术的发展,高制作水平的要求,新平台的变化,就需要编剧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不仅考验编剧考验脑洞,而且还考验剧本的可实现性,同时还得考虑资本和受众各自不同的兴趣点,这就逼得编剧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眼界也不再局限在编剧这个狭小范围内。
他们必须要在创作之初就接受市场的需要,观众的喜好,这样有利于培养编剧的市场意识,也越来越符合一个项目的操盘手。
扯了这么多,其实就为了证明一件事,剧本是一部影视剧的核心,而这也是影视剧作质量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