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兵军现在的科技水平,特别在电子工业这一块,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晶体管的独家全球专利,其带来的利润且不去言它,其更加重要的意义是,在该领域,学兵军拥有着其他国家或者势力所没有的先天性优势,从而能够在高起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高科技技术产品的研发。
就拿雷达来说,欧阳云所在的那个时空,雷达是在西方人的手上发明出来并被投入实用,从而开创一个超视距时代的。而在这个时空,因为学兵军在研制雷达的伊始阶段就投入晶体管,从而让学兵军雷达技术领先于其它国家太多太多了。
曾经的历史上,英国人首先将雷达运用于防空,在3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雷达站。而在这个时空,学兵军虽然并没能抢占第一的位置,但在随后的发展上却因为率先研发出了大功率的微波雷达,能够同一时间同时监控多达几百个的目标,从而让其雷达技术一下子就跃于世界最前列,将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学兵军的雷达技术,已经让西方一些国家的军事专家直流口水了,不过,欧阳云却依旧不太满意。大功率微波雷达的发明,学兵军虽然能够先敌发现,从而在空战中争取主动,不过因为无法进行敌我身份的识别,所以能起的作用其实还是很有限的。似安装了小型雷达的空中堡垒,它要想充当好指挥机的角色,就需要无限制的接近战场。而如此一来,因为它随时可能遭遇敌机的进攻,这就限制了其动态指挥效率,这也使得学兵军在双方战机差不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因为雷达的存在而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这一届建军节,防空方面,欧阳云交给李铁书和铁林飞两个人去负责,前者负责指挥防空部队,后者则负责空军。学兵军空军是三大兵种里面发展最快的,不过和日军相比,数量上依旧处于绝对的恶劣。正是因为这一点,为了保证阅兵式的安全,欧阳云耍了点小聪明,在公告上将阅兵式的时间向后延迟了两个小时。
日军此时还缺少超远程的战斗机,如此一来,他们想要袭击阅兵式,就必须精确的计算时间来早了,因为滞留的时间不可能太长,很可能就是白跑一趟,甚至有可能就成了送给学兵军的建军节礼物;来晚了,那即使偷袭成功,其意义也近似于零。
自闽浙赣战役结束以后,日军吃了情报不足的亏,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狐瞳内务部和日军斗法多次,也抓获处决了不少间谍,不过,肃清却不可能。有鉴于此,欧阳云知道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那么,也就只有尽量的提高空防意识,耍一些小聪明了。
事实证明,这一次小聪明耍对了,当日军按照公告上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从两艘航母上放飞了五十余架战机,想要给学兵军一个惊喜的时候,阅兵式已经到了尾声。
五十余架战机从南海靠近珠江入海口的两艘航母上起飞,刚刚升空就被白云山雷达站观测到了。雷达站随即通知了在广州东南郊上空巡航的学1型战机编队以及几个最近的机场,在铁林飞的指挥下,8架学1式战机会合了白云山等机场起飞的六十余架各式战斗机以后,向日机编队迎了上去。
日机群的领队是一个名叫茗茨兼中的少佐。茗茨兼中驾驶的是一架双人座的新式轰炸机,中岛出产的93式爆击机。该机属于中型轰炸机,对喜欢研制小而精(这个时代,小日本的东西虽然小,但是却绝对当不上精)产品的日本人来说,该战机已经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当然,对上空中堡垒,却依旧只能用渺小来形容。该机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在两侧机翼上都装有机枪,而日军飞行员对该机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其爬空能力,其升限已经可以媲美空中堡垒,达到了一万三千余米。
“沉没吧”行动对日海军的打击是全方位的,经此一役,日本海军的不败神话被击破了。而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日本人却因这一次遭袭战而收益了历史上,二战伊始,各国并没有意识到航母的强大作用,一门心思想要发展的依旧是有着海上巨无霸之称的战列舰。就拿日本来说,当《华盛顿海军条约》在36年到期以后,他们首先想要发展的并不是航母而是战列舰,为此,至少有三艘战列舰已经在建造中了。不过,当“台海事件”(日本人对“沉没吧”行动的称呼)发生以后,因为意识到了舰队在没有战机保护的情况下面对敌机是多么的脆弱,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新晋日海军高管开始呼吁限制性发展战列舰,而优先发展航母。山本五十六在写给日本天皇的奏章中写道:鉴于战列舰脆弱的空防能力,臣建议有限制发展该型舰船,而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航母的建造。战列舰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海面,对近海陆地进行火力压制,而航母能够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就战斗机的航程而言,航母的威胁范围比之战列舰也要宽广得多
日本人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航母,这是欧阳云始料未及的。日本国历史在这一拐点上发生的变化,究竟会对这个时空的二战结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也已经超出了他预知的范围。
日本人要大肆发展航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也就顺势变得重要起来,而这架93式爆击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衍生出来的产品。
日本航空兵在后敌发现这一着上吃尽了苦头,他们不甘于每一次空战都被学兵军牵着鼻子走,动用华南地区所有的特工进行调查,终于获悉了有关雷达的情报学兵军难怪每一次空战都能那么精确的把握时机,原来是因为雷达的存在。
日本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上的科技大国,这一次在雷达上吃了瘪,小鬼子眼红啦。光是眼红解决不了问题,偷窃雷达资料?太困难了,到目前为止,潜伏在广州的间谍都没有能够获悉这方面一点翔实的资料。那么短时间之内,只有在作战方法上想办法了。
茗茨兼中实验经验丰富,脑子也不笨,为了确保这一次空袭能够成功,他拟定了一份“蚂蚁攻”作战计划。所谓蚂蚁攻,就是建立数量上的优势,对某一个点进行攻击。
茗茨兼中这一个计划一开始是成功了,当五十余架战机密密麻麻的出现在学兵军白云山雷达站的预警屏幕上,铁林飞谨慎考虑,没敢让巡航的8架学1式第一时间迎上去。
战机升空迎敌是需要时间的,而就在这段时间,日机机群已经飞临距离广州不足一百多公里的上空。
空战随即就爆发了,学兵军各式战斗机呼啸着向日军扑去,而日机群立刻分组,战斗机脱离大部队开始迎敌,而轰炸机则开始躲避飞行,目标依旧是广州。
双方激斗半个小时左右,战场终于靠近了广州。
日军参与这一次空袭行动的飞行员,在战前就被洗了脑,要为他们大日本帝国的武运长久而献身。所以,这些鬼子航空兵表现得很疯狂,这给年轻的学兵军空军的勇士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学兵军空军的训练手册上,有好几页专门讲授求生的技能,这表明了欧阳云对飞行员生命的重视程度。在学兵军,有两支部队是不允许随便的余地同归于尽的,狼牙特种兵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航空兵。
学兵军可用人力资源还是太少了,这导致他们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成本太高,也就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战斗中不允许轻言牺牲,这对于学兵军的空中勇士们是一种束缚,抱定必死信念的鬼子飞行员采取极其野蛮的战术,横冲直撞的扑向广州,这让学兵军的空中勇士们在拦截时有些困难。学1型战机的飞行员倒不怕,他们拥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可以第一时间摆脱小鬼子的自杀性进攻,然后再利用速度上的优势追上去进行歼灭。
鬼子航空兵想要展开自杀性进攻,就必须将战机的速度拉到极致。这种战术动作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控制不好飞机就可能失控。日机群第三架坠毁的战机,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一头扑向学兵军的一个双机编队,而这两架学1型战机只是将机身一侧就极轻松的让了开去。这架鬼子战机冲得太猛,一下子就失去了控制,随即一头砸向了一个村落。
当一架日机在前狂飞,两家学兵军的战机在后面狂追,这三架战机出现在**广场西南侧上空的时候,李铁书的心不禁揪了起来。终于有敌机突破空中防线了,而这架战机即使立刻被击落,那残骸砸进人群的话,也会造成极大的伤亡。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这一届建军节可就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