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司马邺翻阅完李戬呈递上来的名单,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份名单,不仅将在场众人全部罗列进去,会将其征北军治下的属臣,尽数添加进去。
满朝文武,但凡托病的臣工之职,全部被替代,换成李戬自己的心腹。
名单中,以张崇为权尚书左仆射,黄纶为权尚书右仆射,处理尚书台事务。因为张崇不在朝中,因此,尚书台之事,实际是交由黄纶管理。
又以秦无害为权中书令,代替贾胥之权。命刘闯权中护军将军,暂领行宫中卫军主将。
其余在场众臣亦是各居要职,或为一部主官,或为三台佐弼,皆是手握实权,执掌朝政的重臣。
司马邺合上名单,知道自己无力反对,当即在其上批红,有气无力道:“此事,便依爱卿所奏,朕准了。”
“臣等谢主隆恩!”众人大喜,立即纷纷下拜。
有了名义上的文武百官,李身为太宰,当即主持第一次朝会。
浪费了两日,李戬第一时间,便将战后重建之事,提上议程。
针对冯翊,京兆,始平三郡的难民安置,粮草救济,房屋重建等等事项,提出粗略的计划,供朝堂君臣商议,敲定详尽的决策。
不得不说,李戬提出的计划,可谓十分完善。众人对此也挑不出多少问题,再加上如今已经依附李戬,自然一切都是唯命是从,岂敢反对?
司马邺仔细的看着李戬抄录的奏本,心中亦是钦佩万分。若是放在平时,文武百官,每每议事,都是争得面红耳赤。
许多很好的政策,都因为种种顾虑,不得不一改再改,最终改得面目全非。一旦施行下去,效果不彰不说,甚至还会起反效果。
而现在,李戬一言而决,里面的政策,可是触及到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但李戬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对三郡不仅制定了战后重建,还有各种大刀阔斧的改革。
司马邺看完之后便明白,李戬已经准备将三郡囊括征北军治下,许多政策,都是参照北地郡的政策推行。
尽管很钦佩,但司马邺脸色却是越发沉重了。一旦三郡被李戬完全控制,不仅其实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便是长安城也在他的包围之下。
到时候,整个长安便成了一个笼子,朝廷以及他自己,便是笼中困兽,难以挣脱李戬的控制。
但他现在还能怎么办?朝堂诸公,已经被其隔绝宫外。他一个傀儡皇帝,根本无力对抗李戬的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