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吱吱嘎嘎的一阵响动,关闭了将近半年之久的南城门终于缓缓被打开了,拍了拍落满全身的铁锈,开城门的几个士兵一起走出了南城门的城外。
城外满目的苍夷和半年前的繁华相比,简直就像是两个天地,为了防守城南三个方向的卫城敌军,给南郭城以及百姓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要想再次恢复以前的那种人气,恐怕不是半年时间就可以的。
轰然一声,沉重的吊桥也被放了下来,随着城内一声威严的呼喝,出征卫城的两万近卫军缓缓的开出了南城门。
当初发现卫城叛乱时,朝中就曾经为是否需要武力收复而闹得沸沸扬扬,主战派当然是御林军的军官们,在他们看来,卫城那些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要想收回那七座城池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提议却遭到了反对派的打击,这些反对派大部分都是那些文官,受到李清和李皎的大力收买,使得他们极力反对武力收复卫城,而在那个时候,李嵩正需要获得这些文官的支持,从而尽力的维持住朝政的稳定,因此,对于这些人的意见也不得不考虑。同时,几个忠心耿耿的老臣们通过深重的考虑,也觉得那个时候动用武力对他们很不利,一方面,如果要出兵的话,必然会减少皇城御林军的数量,而且所占领的卫城也要分兵把守,这么一来使得皇城的防守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另一方面,强行出兵会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大臣们找到反对李嵩的理由,所以,经过他们的联名上书,让李嵩打消了收复卫城的计划,而为了防止卫城方面的反击,还将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城门永久的关闭了,城外的居民也强行的被迁入城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很坏的影响。
可是今天,王兴国的到来让李嵩的实力大增,也让武力收复卫城的计划成为了可能,在初步稳定住文武百官之后,王兴国开始调动近卫军,准备正式开始收复卫城了。
近卫军,是御林军中数量最大的一支,相对来说,战斗力比禁卫军、铁甲军要弱,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比起其它的地方军队,近卫军绝对是精兵中的精兵,这一次,王兴国一共调动了两万近卫军,再加上随后行动的三万最近招募的新兵,一共出兵五万,向着南方的三座卫城蜂拥而去。
在处决了黄文万之后,王兴国决定亲自领兵收复卫城,一方面,他是为了能够在官兵中树立更高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收复卫城后,顺利地将新兵安排到卫城,这一支三万人的新兵部队,是王兴国精心准备的一步棋,是安插在皇城附近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揭竿而起,对皇城形成包围之势,使得卫城成为进攻皇城的一处坚固的堡垒和进攻的前沿阵地。
大军很快的就在城外空旷荒凉的空地上集结完毕,五万人的大军,在城外排列成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近卫军的素质在这个时候就完全显露出来了,同那些吵吵闹闹、乱成一团的那三万新兵比较起来,近卫军一个个显得精神抖擞、气势非凡,再加上近卫军那整齐而又鸦雀无声的队伍,鲜明的盔甲和明亮的兵器,更让人产生一种所向无敌的感觉。
骑着雪白的战马,王兴国静静的立在自己的帅旗下面,在凌菲的保护下观察着不远处乱哄哄的新兵队伍,虽然那些军官和兵头在极力的维持着秩序,但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他们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紧张,一个个交头接耳、神色慌张,有些人甚至要靠旁边的人扶持才能勉强站立,而那些军官头目,虽然都是医神教的成员,是随时可以为王兴国抛洒热血的狂热分子,但此时此刻,在极力维持秩序的同时,眼神中也都有不少的慌乱。
王兴国不由得暗自叹息,虽然经过近卫军三万大军一对一的训练,但这些新兵还是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看来,一直训练有素、心理素质过硬的军队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战场上的经验,更是在训练中所不能体会得到的,因此,自己部队中的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兵,在以后要好好的保护和利用了,一个老兵往往在一群新兵中是很好的主心骨,这一点,是王兴国刚刚才体会出来的一个经验。
好不容易的,那些新兵被勉强的排成了一个像样的队形,王兴国抬头看了看天色,伸手对着旁边的乙一挥动了一下。
作为亲卫队中的一个小头目,除了管理好自己小队的队员之外,乙一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王兴国的传令官,所以,对于王兴国的一举一动,乙一都是经过了长期观察的,看到王兴国一挥手,乙一马上心领神会的将命令传递了下去:“王爷有令,按照原计划行动,近卫军一万大队组成前锋,由游骑将军席少男作为正先锋,马上带领属下部队出发!”
随着旗语和鼓声的传递,很快的,事先已经获得任命的先锋官席少男率领着一万大军出发了,在隆隆的战鼓声和密集的马蹄声中,先锋部队带着浓浓的尘烟满满的消失在王兴国的视线中。
看着眼前剩余的一万近卫军和乱哄哄的新兵,王兴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自己征集这些新兵,本来只是要他们作为自己埋下的一个伏兵使用的,所以对于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但是现在这个混乱的样子,还是让王兴国大失所望,看来,等到他们顺利的控制卫城之后,自己要派遣专门的训练人员对他们进行秘密培训了。
喜欢特工:我在唐朝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