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限制在了洞庭湖战场,它们获取能量和物质的途径受到了限制,这才数量一直被限制着,无法突破炎国军方的防线,现在更是被反攻之中。
但欧洲这边不一样,已经在整个地中海海域铺开的外星生物并不存在获取能量和物质的限制,也也就导致了它们可以在整个地中海沿岸发起毫无缝隙的如同潮水一般的进攻。
在漫长的防线上,每天光是打出去的子弹都要数以万吨计,就更不用提大量的炮弹、导弹和其他爆炸物的消耗。
可以说每时每刻这条防线都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一样,在不断地吞噬着海量的物资,以对抗外星生物那如同潮水一般的数量。
这样的消耗,人类是耗不起的。
毕竟矿山会有枯竭的一天,油井也终究会干涸,储备的兵源再多也经不起消耗。
十六年才能养育一代人,将其培养到可以上战场的程度,然而外星生物呢?它们培育作战子体的速度甚至比人类生产子弹还要快。
所以对于陈新而言,如何让人类打出去的每一颗子弹、每一克钢铁都能够做到效率最大化的去杀伤外星生物,打出足够好看的交换比,就成了他所需要考虑的重点。
毕竟在质量战争中,除了拥有比对手更强大的质量投送能力之外,就只有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质量了。
外星生物可以通过战场回收生物质的方式来实现物质的重复利用,人类却没有这样的优势,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提升每一克物质与对手之间的交换比了,用最少的消耗,杀死最多的敌人。
对于人类而言,这倒不算做不到的事情。
毕竟人类在杀戮这件事上的天赋实在是太强了,可以说人类自诞生之初,就在杀戮和毁灭这件事上格外的擅长。
纵观人类的历史,那就是一部讲述如何杀戮与战争的历史,而人类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更高效的去杀戮。
冷兵器时代或许还存在效率问题,一个人再勇猛能够杀死的敌人也就那么多。
但是到了热兵器时代,一个按钮就能轻松杀死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是几百万人。
质能转换公式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解释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也为人类带来了能够轻松毁灭人类自己的武器。
不过陈新却并不打算使用核弹。
一方面是核弹所带来的影响很大,这不光是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有杀伤的持续性的问题。
陈新所需要的是降低整体消耗,减轻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