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府。
此时萧瑀正坐在书房里面喝着小茶,随手翻看着书籍。
他马上就要去做春闱的考官了,出题也会参与,所以不管怎么样,出题之前还是得翻翻书。
可正在闲暇之际。
门外突然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以及吼声。
“外面怎么回事?吵什么呢?”
萧瑀皱起眉头,放下手头东西,起身打开了房门。
本以为是陆恒那一帮小子又上门找茬了,可是开门后他却发现,外面站着的是五姓七望家的人。
为首者便是郑仁泰。
“萧相,外头都已经吵翻天了,您怎么还坐得住呀!”
郑仁泰很是着急。
他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卷纸来,拿着又问:
“这玩意儿您难道还没看吗?”
萧瑀满头雾水。
区区一卷纸,怎么就能让郑仁泰如此着急了?
而且光看那纸张就知道,这必定不是朝中文书,不仅形制跟奏折不一样,而且也就是那种普通的麻纸,非常廉价。
不是文书,信件也不长这样。
那到底是什么玩意?
郑仁泰不由分说的将那卷纸塞到他手里。
“萧相,您赶紧看看,看完就知道我为什么如此着急了!”
萧瑀没办法,只好接过来,缓缓展开,慢条斯理地看了起来。
看前面还不觉得有什么。
春闱要略做改动,这件事陛下已经在早朝上面提过了,虽然仍有很多人反对,但仅仅在长安城里省试推行,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毕竟行卷和公荐,最大作用在于进入考试的门槛。
跟京兆府里四十几名贡生比起来,其他各个州府来的贡生根本就不能打。
京兆府里的贡生大部分都是权贵子弟,从小家学渊源,不管怎么看,都不可能比乡下来的人学识差。
况且说白了,陛下说要取消行卷和公荐,再加上糊名,可真正的权贵人家根本就不怕。
就连主考官都是亲朋好友,他们怎么会担心拿不到题?
所以当李二陛下提出这件事的时候,大家也就是意思意思反对了一下,并没有真的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京城里这些世家并不知道,如果李世民同意了陆恒的建议,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话,恐怕他们最后的优势都会消失殆尽。
因为陆恒还提出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