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粉金裁雪
此番商量,所做出的决定本来也是不错的。但吐谷浑前锋军队将领中。没有那一位是特别权威的。当他们心平气和地商量之时,彼此还比较客气。然而,当意外情况发生之时,指挥就乱了。
一般的行军常为纵队,这是因为道路狭窄的限制。冲锋则用横队,这是为了使大量的兵力能够同时抵达需要的地点。此时,吐谷浑前军地处湟吉卡孟湖,四野茫茫,没有道路的限制;遥望塔乌山北面数里之外,有一支不明敌友的军队驻扎。故此,吐谷浑前军取横队之势,冲向塔乌山。
这一下横冲,军队南北展开过宽。北面的士兵已然接近了那支不明敌友的军队。到了塔乌山之后一加清点,十停之中已然被北面那支军队掳去了一停。
米文登道:“看起来,这支军队是敌非友。”
塔乌山大片土地都非常平缓,只在西面有一个小小的山峰。吐谷浑前锋军队众将领爬上山峰,遥望北方,见北方那支军队旌旗鲜明,栅栏、营帐布置有序。此外他们还竖有一个比塔乌山西峰还要高出许多的架子。
栾门筠道:“我们所追击的四川军队只有四五万人。这支军队不下十万之众,肯定是西夏的。”
米文登道:“管他西夏的也好,四川的也好。得罪了我们,就没有好下场。”
按照原定步骤,这时众将应该仔细检查北坡的粮食,并派出小队部队,沿西面冰湖溶开的大河南下侦察。但由于少数士兵被北面军队掳去,众将皆忍不下这口气,当即筹划起进攻来了。筹划来筹划去,最后还是决定正面进攻。
五日清晨,吐谷浑后续军队陆续到来,人数已超过十万。众将点齐五万士兵,绕过粮食堆,列阵北面山脚。栾门筠纵马上前,横枪怒喝:“那里来的军队,快叫你们的元帅出来答话!”米文登不甘落后,打马从旁窜出,骂道:“不知死活的东西,快快出马与你爷爷一战。”
谁知,无论吐谷浑众将怎样叫骂,北面的军队始终坚守不出。久骂之下,米文登按捺不住,驱使士兵杀向北面军队的营寨。北面军队的士兵则躲在栅栏之后,射出一阵箭雨。吐谷浑军队见势不妙,想要退却,却因为冰面路滑止不住去势,加上后面士兵的拥挤,不得不再往箭雨中冲出几十步远。死伤甚为惨重。
午饭之后,吐谷浑又有军队到来。针对上午的败仗。众将稍加合计,让士兵以藤牌开路,缓缓逼近北面军队的营寨。谁知,北面军队又射出了火箭。藤牌虽然挡住了箭,却阻不住火,吐谷浑军队再次进攻失败。
米文登道:“他们能放箭,难道我们不能放箭?”
栾门筠道:“他们修筑了工事,放箭没多大用处。”
“用火箭,”米文登道:“我们也用火箭,将他们的工事烧了。”
次日,吐谷浑士兵放了一天的火箭。只是从结果看来,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七日,吐谷浑国王慕容琴茶随着大队的百姓,一同到达。了解战事之后,决定先行安顿好百姓和军队,然后对北坡的粮食进行检查,暂缓对北面军队的进攻。
安顿军队和百姓,乃是一项十分繁杂的事情。吐谷浑军民同行,人数九十余万。自八月初三前锋军队到达塔乌山之后,每天都有十来万人赶来。八月初十,最后一支人马才姗姗来到。十二日才算安顿完毕。
经过仔细的检查。北坡的粮食确实只是粮食,没有什么机关。它包含了稻、玉米、麦、高粱、甘薯、豆类、果类、草料等很多物种。因为塔乌山地域有限,吐谷浑军民驻扎之后,已没有空地来进行清点,故此对这堆粮食的数量只能进行估计。它大约有五十万石,数量十分巨大。
突然得到这么多的粮食,本是好事。但因为不知道这些粮食被下了毒药没有,吐谷浑军民暂时还不敢取用。
十三日,国王慕容琴茶召集众将,商讨对北面军队的进攻之策。最后,文官毋崇义献计,派十万军队东进北上,绕道北面军队的后方;另外十万军队从正面进攻;对北面军队进行南北夹击。国王慕容琴茶当即予以采纳。
下午,绕道的部队出发,到了晚间,却又转回。领兵将领裘宜兴报告,遇到另一支十多万人的大军挡住了去路。
十四日,慕容琴茶登高远眺,见北面军队营帐连绵,往东北方向伸出二十余里,直至看不到的遥远之处。看起来,裘宜兴所遇的大军正是北面军队的援军。
形势不妙啊。单从兵力上看,已经难以获胜。就算是胜了,自己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慕容琴茶再次召集众将,决定让军队守在塔乌山的北坡,其余百姓立即分批往南撤退,等百姓离去之后,军队再行撤走。
十五日清晨,往南撤走的百姓陆续奔逃回来。说是遇到了敌军。慕容琴茶当即抽调一半军队转而守在南坡。日上三竿之后,吐谷浑百姓回来得差不多了,同时,远处黑压压一片大约三十万之众的军队也逼上前来。
这,这又是哪国的军队?
慕容琴茶正在惊恐之时,又有探马来报,十余万不明旗号的军队从东面逼近,已到山脚。
南面的军队胄甲分明,旌旗林立,队容整齐,人数最多,看起来最是厉害。但不知为什么,这支军队在逼近之后,军队的后面反而腾起阵阵烟尘。
烟尘,往往用于兵力不足之时的虚张声势。故兵家常言,疑军用烟尘。但南面这支军队十分强大,怎么也用起烟尘来了?
大约是因为本国民风彪悍,百姓体质强健。常规军队虽然只有二十万,但是情急之时,很多百姓也能上阵,这样算来,应该就有五十万人以上。眼前这支三十万的军队之所以放烟,必是顾虑此处。而丧失了斗志。
慕容琴茶想到这里,当即下令,对南北军队,采取敌不动,己不动的策略。然后赶赴东面。
塔乌山地形狭长,东面不甚开阔。南北两面的守军皆能迅速救援东面。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吐谷浑对于东面的防守也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与南北两方的军队逼近驻守不同,自东面来的这支军队真正地向塔乌山发动了进攻。
吐谷浑国王慕容琴茶随着南面守军增援东面的部队转移,将至东面,却因前方正在交战而挡住了前进的脚步。慕容琴查为了能观察整个战局。适时调动军队,便退了开去,爬上最西面的山峰。
远远地,见东面来的军队攻上塔乌山之后分作了三路。南北两路人马与吐谷浑自南北两个方向赶来的救援军队分别交战,十分的骁勇,吐谷浑将士伤亡惨重。敌军中间这一路杀向吐谷浑百姓,可能是由于军纪的约束,反而束手缚足,被吐谷浑百姓顽强地抵挡住了。
见此情形,慕容琴茶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即让护卫传令,以百姓为主力向东面猛攻。
“让百姓冲锋,恐怕不太好吧?”文官毋崇义有些迟疑。
慕容琴茶大袖一拂:“休要多言。”
护卫奔去之后,吐谷浑国王心中稍感宽慰。四下一望,见到北面军队竖立的高架,心想,如果自己有这么一个架子,指挥起来,就方便多了。
吐谷浑百姓得到国王命令之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冲。但是,东面这支敌军在进攻百姓的时候虽然手软,然而在抵挡百姓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百姓冲了两次,犹如蚍蚨撼树,始终不能推进一尺半寸。在国王慕容琴茶的催促之下,吐谷浑将领也急了,将畏缩不前的百姓接连斩杀了数人,第三次向敌军发动了冲击。不知什么原因,这一次,敌军却忽然放弃了抵抗,分两半各自跑开,与南北两军汇合去了。
此刻,如果吐谷浑国王依然站在西面的山峰,或者北面军队的高架之上有人,便可以望到进攻的吐谷浑百姓就像一把利剪,而东面的敌军恰似一匹正在被利剪剪开的布匹。利剪所到之处,布匹迅速裂开。想不到百姓在斗志被激励起来之后,也能够所向披靡。
突然。敌军之中出现了五百多名百姓。更为奇怪的是,这五百多名百姓并不与吐谷浑百姓交锋,反而与吐谷浑百姓混在一起,继续往东面冲锋,直至完全撕开东面的军队。
东面的军队退开之后,在他们原来所在地的后面,更远一点的东面,又出现了另一支军队。
吐谷浑百姓之中,虽然有个别人滋生了畏缩之意,然而更多的人被适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敌军混入的五百多名百姓的带领之下,趁势冲向了远处的军队。
西夏成县前军和玉门关骑兵在李丰源、舒政和、匡立渚、乔中沙、冉鄞江等将领的带领之下,于十四日接近了塔乌山。因为发现北面二十万不明旗号的军队,便停下宿营。
十五日,西夏成县后续部队赶到。受此影响,全军又往前方推移了一程。忽闻南方有人喊马嘶之声,后又见到南方烟尘四起,不明原因。当即全军戒备,静观世态发展。
忽然,一支十万人马的军队自北方横插过来,挡在西夏军队的前面,向塔乌山发动了进攻。西夏军队再次前移,至距这支军队半里之遥才停下脚步。
众将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情,对前面的战斗指指点点。猛然间,降魔将军刁思顺大喝一声:“你们瞧,那北坡之上,不正是我国被抢的粮食?”
众人定睛观瞧,果然不错,罪魁祸首原来在这里。李丰源、匡立渚诸将当即号令全军,如果前面这支军队战败,便立即向盘踞在塔乌山的匪众发动攻击。
片刻之后,前面这支军队果然败了。胜者乘胜而进,冲近前来。仔细一看,却只是一帮百姓。
西夏将士踌躇之间,这帮百姓已然冲了过来。稍加接触,西夏士兵就倒下一大片。
“这是哪里来的百姓,竟如此善战?”李丰源惊道。
“昭德公莫慌。”邱政和道:“再怎么能打,也是百姓。冲他们没穿盔甲这一点,就可用乱箭射之。”
“不错。”李丰源立即发出号令,西夏士兵几下穿插,然后四散跑开,而步兵们则弓箭上弦,等在后面。冲来的百姓之中,有人见势不妙,发一声喊,借着西夏士兵跑开之际,有五百多名百姓也跑掉了。剩下的数千百姓等到利箭一发,顿时变作了一个个刺猬。
“冲啊──”邱政和一声大喝,西夏健儿个个争先,如潮水般涌向了塔乌山。
四川军队在塔乌山西面溶冰之后,留下北方十万军队粘住了吐谷浑。等到吐谷浑百姓南逃之时,西夏军队也进了冰湖。于是,另一支川军从南面适时逼住塔乌山,然后以军队作为掩护,在军队的后面迅速溶冰。
利用堆放在塔乌山北坡的粮食和江湖营的优势,川军挑起了西夏军队和吐谷浑军民的冲突。而在西夏军队与吐谷浑军民酣战之候,完成了南面溶冰的军队又与北面部分军队汇合在一起,围住了西夏军队。紧接着,同样以军队作为掩护,进行溶冰。
面对围上来的四五十万不明旌旗的军队,西夏将士十分惊恐。此时,与吐谷浑的战斗正在进行,并不是想停就能够停得下来的。西夏军队只能略微紧缩队形,加强戒备。好在这些不明国籍的军队只是逼近,并没有发动进攻,总算有惊无险。
随着黑夜的来临,西夏与吐谷浑之间慢慢停止了战斗。中秋圆月挂上天的时候,塔乌山吐谷浑军民和湖上西夏军队的营盘已经被数十里的水道完整地圈在了里面。
江湖营派出三十余名高手看守用于维持水道不冻的炼炉和翻车,七十余高手巡视水道。四川其余六十多万士兵则全部移至塔乌山北方,守住了惟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