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火了(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阅兵结束了,但是阅兵产生的影响却刚刚开始。这次第四十集团军以强大的阵容彻底震撼了中日双方,6个步兵方阵1个骑兵方阵以及5个装备方阵,虽然总兵力不过两万多人,但是这两万人在张家口走这么一趟所产生的效应不比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小多少。
大仗在这个年头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现在大半个中国都在打仗,从东北的茫茫林海到西北的草原沙漠,从祖国的沿海到内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山东丘陵再到山西高原,似乎到处都是战场。隆隆的枪炮声似乎要将这五千年的文明彻底摧毁,更要将这亿万华夏儿女撕得粉碎。
大仗小仗,胜仗败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老百姓已经分不清到底是真是假了。经常政府的电台刚刚说某地守军将日寇打的落花流水,歼敌无数。但是很快就传来消息,该地区刚刚已经被日军攻占,守军全军覆没。因此老百姓的神经已经被锻炼的相当坚韧了,甚至对于政府的某些公告彻底免疫了,正因为如此,一些普通的胜仗已经很难引发老百姓的兴奋点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政府传来的消息是真的假的。
但是阅兵却不一样,阅兵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鼓舞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点陈锋比任何人都清楚。例如苏德战争时期苏军冒着炮火在红场举行的那次大阅兵,可以说是那场阅兵拯救了苏联。
当时苏德两国的形势几乎就是现在中日双方的翻版,由于准备不足,苏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处处被动。开展短短半年的时间,苏联就将西部所有的工业区都丢了,更严重的是数百万大军被德军歼灭或者俘虏,整个国家风雨飘摇,随时都可能被德国覆灭。一点都不比现在的中国好多少。在残酷凶狠快速推进的德国军队面前,苏联军民的抵抗是那样的无力。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依然无法阻止德军进攻的脚步,直到“莫斯科战役”,在苏德战争进入到白热化和取胜的关键时刻,莫斯科面临着沦陷和被德国纳粹军队疯狂的进攻。1941年11月,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期。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业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先锋机械化部队最近距莫斯科仅有25公里了。为了鼓舞苏联士兵的士气,斯大林等苏联高层毅然决定: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照常举行。
1941年11月6日。德军兵临城下,并且不断地向莫斯科发动进攻。“敌军围困万千重”,但是苏联首都人民却冒着敌人的炮火,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举行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斯大林作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的报告。斯大林指出,德军后备快要枯竭,苏联后备才刚刚充分扩充起来,德国比苏联大为削弱。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的闪电战已经彻底破产。德国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7日清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首都军民在飘着雪花的初冬雾霭中,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
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弹阅兵,受阅部队全部派发真弹药,而且阅兵仪式结束后直接开赴战场。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但是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的奇迹”。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在危机时刻。即使侵略者的炮声如雷,即使前线苏军将士用血肉换回的阵地依旧在反复的争夺中频繁易手,即使侵略者的脚步已经离红场不远,但是英勇顽强的苏联军民还是昂首阔步的通过红场阅兵走向前方的战场,莫斯科红场阅兵无疑用蔑视侵略者的姿态通过阅兵激励起苏军将士的士气,在苏军最关键的时刻,在苏联能否抵抗住侵略的时刻,给所有参加阅兵的将士注入了强大的士气,而真是带着这强大无畏的士气激发起斯拉夫民族北极熊般的毅力和斗志,与德国侵略者殊死搏斗。阅兵带给苏联红军部队和人民的鼓舞作用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对于这次阅兵,英国《新闻纪事报》当时报道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与当时的苏联一样,此时的中国也面临着强邻日本的空前挑战,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在此背景下,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式必将极大的提升全国人民战胜危机,克服困难的信心。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都会起到积极和广泛的作用,雷霆万钧、气势如虹的军力必将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停止小动作,让日军同样不敢轻举妄动。
陈锋做到了,阅兵式结束后,陈诚以及傅作义等人都快速向各自的上级做了详细的汇报,看完第四十集团军的阅兵式之后,黒木森大佐等人同样面如死灰,立即向第四十集团军辞行,要连夜返回北平,向寺内寿一大将汇报。
不管是陈诚还是傅作义再或者是黒木森,在他们的报告中都充斥着强大、震撼、不可思议这样的形容词。
与此同时,在征得陈锋的同意之后,克莱儿将阅兵式上照的部分照片以及她亲自撰写的稿子发回了华盛顿邮报驻上海分部,然后通过那里发往美国总部。
第二天,一篇名为《伟大的将军》登上了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这是一篇专门介绍陈锋的文章,作者正是克莱儿。文章的开头,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了她在中国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她没有刻意去丑化日本人,就是把她在上海以及南京等沦陷区所看到的景象写了出来。
接着她又以一个战争评论家的口吻描写了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民素质等多个方面作了分析,得出一个看似很正常的结论,中国必亡。
但是接着一个大的转折,她提到了陈锋的兴和保安团,接着列举了保安团由一个千余人的步兵团到拥兵十多万的大集团军的华丽转变。在她的笔下,陈锋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将军,更是一个睿智的智者,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指点江山,谈笑间日寇飞灰湮灭。
同时这篇文章派了大量的照片,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也算是照顾克莱儿,这一天邮报将一半以上的版面给腾了出来,专门用于克莱儿的文章,当然了,这完全是因为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知道克莱儿强悍的身份。
国外的媒体报道的同一时间,国内的报纸杂志也不甘落后,不管是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还是中.共新华日报都以最高的新闻形式报道了这件事。
陈锋火了,第四十集团军火了,一时间“精锐”“虎军”这样的美誉加之于身。受第四十集团军这次盛大阅兵式的影响,全国民众再一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日热潮,一时间参军热、捐款热等各种现象在后方各大城市上演。老百姓也不甘落后,没钱就捐粮捐物,家里男丁多的就让他参军,这种现象在张家口表现的最为突出。
阅兵式结束后不久,第四十集团军设在张家口的征兵站已经排起了长龙,让负责征兵的武装部负责人痛并着快乐。
而阅兵式还令第四十集团军的军火生意大增,当天晚上陈诚就表示,委座希望陈锋能尽快与陈锋所部进行第二次交易,尤其是火炮。上一次由于车辆有限,而且双方属于第一次交易,所以主要以枪支弹药为主,重炮只交易了不到一个炮兵营。
当火炮运回武汉之后,老蒋才知道陈锋并没有和他说谎,清一色的150mm大口径重加农炮,这可是日军野战重炮旅团的主力装备,即使是强如日军也不过只装备了6个旅团,可见这种装备的价值,所以老蒋迫不及待的要将剩下的八十多门大炮都弄回来。
而二战区和中.共方面也强烈要求尽快与第四十集团军进行军火交易,两方甚至还承诺货到付款,绝不拖欠。另外几个大军阀在得知情况后也纷纷向陈锋下订单,少则一个团,多则一个师,其火爆程度令陈锋也感到惊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