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日本签订这个三国条约,希特勒也有自己的考虑,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德国与苏联签订的那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过是为了安抚苏联的一纸空文。德国需要一个安稳的后方,然后好对英法开战。而苏联却是想着祸水西引,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也就有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但是德苏之间对巴尔干和近东方面在政策上的根本对立却没有任何改变,只要时机成熟,希特勒是不会放过收拾苏联的机会的。于是,德国政府便单方面地放弃了使苏联和三国同盟合作的政策。同时由于苏联远东方向突然爆发的战争以及战争中苏联红军糟糕的表现,这使得希特勒很快在就下定了对苏作战的决心,并向全军下达了准备作战的秘密命令。因此,在这种时刻德国人也需要一个信得过的盟友,所以这个三国协约应运而生。
希特勒的动作苏联人都看在眼里,同时也急在心上,德国军队在欧洲惊艳的表现令斯大林等人极为担心。其实在苏芬战争之后,斯大林就已经意识到了大清洗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斯大林也进行了一定的补救,释放了约4000名被捕的军官,在被释放的将领中甚至还包括罗科索夫的名将。
尽管如此,斯大林对于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还是极为怀疑,毕竟苏芬战争中苏联红军的表现实在糟糕之极,因此这次远东局势急转直下之后,斯大林并没有做出很有诚意的表态,他内心深处其实是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目的,他想用陈锋所部作为苏联红军的磨刀石。作为一个杰出的军官,斯大林深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对于一支军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刺激有多大,因此他坐等局势恶化,直至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然而远东地区的战事并没有向着斯大林想要看到的方向发展,首战苏蒙联军就遭到了陈锋所部的围猎。一战下来死伤七万余人,另外还额外搭进去两个航空师。接下来的战事更是令斯大林大为惊恐,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远东局势竟然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远东地区现在还有三十多万大军,但是主要技术兵种却几乎伤亡殆尽。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制空权。而陈锋所部空中力量却强悍的令人发指,要不是瓦西里耶夫中将冒险拼死与陈锋所部近距离打了一场巷战,用三万余人拼掉了警卫师一万余人的兵力,重创了警卫师,否则的话陈锋所部现在很可能已经打到了宗莫德,甚至是乌兰巴托。
远东方面的战事令斯大林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引以为傲的苏联红军,事实上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强大,甚至于连他一向看不起的中国.军队都打不过。
远东战役除了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之外,同时还引发了另一个巨大的恶果。原本还摸不清苏联虚实的德国人终于有底了,蠢蠢欲动的心态令人不敢直视。而远东方向的另一个强敌日本,虽然现在抱着坐收渔翁之利的心态没有任何表示,但是伪满地区激增的兵力也让斯大林极为头疼。
现在斯大林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战争引起的连锁反应都对苏联极为不利,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苏联很可能会遭到中德两国,甚至是中德日三国的多面夹击。一个德国斯大林并不怕,面对德国,斯大林的心态与面对强敌日本的老蒋如出一辙,认为德国不过是在玩蛇吞象的游戏。最多最后苏联付出的代价大一点,但是总不至于就这样被灭国。
一个日本也算不得什么,毕竟诺门坎战役以及张鼓峰事件已经证明。不可一世的东方矮子也就那样,武士道是干不过伟大的苏联坦克的。如果只是面对一个日本的话,谁打谁还真不一定。
一个中国也没什么,别看现在中国人在远东闹得凶,那不过是苏联不敢将欧洲的军队抽调到远东去。而远东方面军的主力现在还在伯力等地,与陈锋所部作战的不过是一些二流兵团,能在莫斯科挂上号的也就只有红旗第一集团军一个而已。
如果只是面对一个中国,斯大林压根就不会考虑战争的胜负问题,他只会考虑从中国人身上能敲下多少好处。
但是现在整个苏联从西、中、东三个方向同时受到了威胁,而且任何一个敌人都必须苏联正视,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不得已,斯大林只好给前线的朱可夫发报,指示朱可夫尽快结束中陈锋所部的战争,硬拼也好和谈也罢,必须尽快与中国人达成停战协议,伟大的苏联必须全力应对西欧的德国,至于中国人事后再处理也没什么。
然而,斯大林的电报刚发出去不到一个小时,朱可夫便发来了紧急回电,就在半个小时前陈锋所部突然出现在了宗莫德,然后将驻扎在宗莫德的4万多苏蒙联军团团包围在了城内,并且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原来马操对于刚刚过去的赛音山达战役极为不满,现在警卫师战死士兵的总数已经超过了3700人,另外还有七八千伤员躺在野战医院里。尽管他们的战绩辉煌,但是如此惨重的伤亡还是令马操极为愤怒。
与陈锋一样,马操这家伙也是一个报仇不隔夜的种。他让101师紧急调一个团驻守赛音山达,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警卫师剩余的一万七千余人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向北出发,赶往蒙古中央省首府宗莫德。
这次马操等人行动极为隐秘,而且摒弃了铁路,专门沿无人的草地行军。为了达到悄无声息兵临城下效果,警卫师行军时警戒哨放到了三十里外,路上碰到的所有牧民全部被裹挟着一起行军,因此直到他们快要抵达宗莫德,苏蒙联军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6月19日夜,警卫师突然发动了对宗莫德的袭击,虽然苏蒙联军反应及时,最终打退了警卫师的进攻,但是宗莫德外围的四道防线却全部被摧毁了,警卫师完成了对宗莫德的包围,同时这一战还消灭了2万余苏蒙联军,偷袭非常成功。
20日上午,马操等人继续向宗莫德城内的苏蒙联军进攻,战至下午5时,城破!城内的守军接到朱可夫的命令,立即向乌兰巴托方向撤退。
由于朱可夫派出了一个机械化军接应,所以宗莫德的守军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之后,最终还是突围了。
警卫师攻占宗莫德之后,陈锋命令101师全师立即加速北上,然后与警卫师合兵一处,然后向着乌兰巴托进军,同时前敌指挥部向前推进到宗莫德。
22日,陈锋所部抵达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是外蒙首都,同时也是整个蒙古高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朱可夫和乔巴山无论如何不能再向后撤了。
为了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苏联红军在乌兰巴托调集了15万人,而蒙古国也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来4个骑兵师3万余人,同时临时征集了6万青壮年编入部队,并且配发了武器。这样一来苏蒙联军在乌兰巴托的守军竟然达到了24万之多。
另外在乌兰巴托苏蒙联军还凑了820辆坦克,火炮1800门,其中70%坦克的为苏联最新式的坦克。在这里朱可夫是下了血本,尽管斯大林授权朱可夫伺机与陈锋所部谈判。但是朱可夫知道,如果军事上没有任何建树,那么谈判不过是任人宰割。
因此这谈判虽然必须进行,但是怎么进行还的从长计议。朱可夫一直认为单纯的和谈不如以打促和,只有在军事上双方有了扳手腕的实力,谈判过程中彼此才能使平等的个体,否则的话和谈不过是送上门让人宰。
所以乌兰巴托就成了朱可夫以打促和的战场,朱可夫认为只要把乌兰巴托守住了,最好是能将战局拖到7月底,那么到时候陈锋所部的战略物资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和谈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反观陈锋所部,在乌兰巴托前线集结的军队只有2个师,其中警卫师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了,两个主力师加起来不过5万人,再加上一个陆航旅和一个装甲师,总兵力也不过6万余人,只有苏蒙联军的四分之一左右。
尽管如此,在乌兰巴托前线依然是陈锋所部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因此从6.8大空战之后,苏蒙联军就失去了制空权,他们有多少部队都只能窝在工事里,等待北方空军前去轰炸。
随着陈锋所部与苏蒙联军摆出战略决战的架势,再加上德意日三国签订协约以及日本发动长沙会战所搅动的风云,一时间世界局势变的更加的波诡云谲,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战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