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传奇1997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准备发动!

第三百三十四章 准备发动!(1 / 8)

与中国不同,

在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由私人控股的(家族或企业)。

甚至于,像英国的央行英格兰银行、美国的央行美联储。

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属于是“私人”控股的(与政府国有控股区别)……

一般而言,

除了在金融监管等方面,会受到政府主管机构的管制;

在经营中,必须遵守所在国货币政策和法律规范之外。

类似渣打银行的这种股权收购,甚至银行间的大规模并购,在国外都是非常常见的。

香港也是如此,

自从197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经济起飞,百业繁荣,股市蓬勃发展。

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

包括解除外汇及黄金管制、“解冻”银行牌照、取消存款利息税等。

使得外资银行及跨国金融机构,大举涌入香港。

香港也因此,成为了亚太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而在早年间,

除了汇丰、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外,

香港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老牌华人富豪家族创办的。

由最早的银号,转型成为银行。

比如:恒生银行(1933年成立的恒生银号)、永隆银行(1933年成立的永隆银号)、恒隆银行(1935年成立的恒隆银号)、远东银行(1958年成立的远东钱庄)……等等。

当然,还有1918年就创建的,香港最大的华资银行——东亚银行。

最高峰时,

在弹丸之地的香港,就有数十家华资银行。

只是这些华资银行,大多都是中小型银行,资本规模小。

在香港60年代的银行挤兑危机、80年代初的房地产崩盘和股灾引发的银行挤兑破产潮、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三次大风波冲击,以及被国际大银行的挤压下。

大多数华资银行因为资本规模小,经不起风险冲击。

纷纷破产、清算、倒闭。或者被大银行收购。

恒生银行就是在1965年那次银行挤兑危机中,被迫被汇丰收购了51%的股权。

从此成为了汇丰集团旗下的附属银行……

不过即使如此,

像东亚银行(李氏家族)、永隆银行(伍氏家族)、永亨银行(冯氏家族)等,现在依然是香港本土的

最新小说: 老公惹上桃花劫 仙尊奶爸 宝,快过来 那些年我逼诸天大佬写日记的日子 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 乌合之众 我拒绝恋爱,我只想搞事业! 泪痣 相亲走错房间,却被对方表白了 最后的工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