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李信基于对赵佗的信任,亦或者是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能性。
更或者是因为眼前的居庸塞坚固难破,若真如赵佗所说,燕王会径直逃往辽东的话,那他们在一段时间后攻破关塞,燕王肯定已经跑了很远,根本不可能追上。
基于种种原因,最终李信采纳了赵佗的提议,率军东向,自半途截击燕王父子。
当然,作为一军主将的李信,不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赵佗这大胆的想法上。
李信在赵佗想法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更加完备周全的计划。
由校尉桓昭率领所有步卒,继续围攻居庸塞。
待关塞攻克之后,桓昭率步兵进入上谷渔阳两郡,搜寻燕王踪迹。
而李信,则率领军中所有的车兵、骑兵,转身东向。
他们先返回蓟城,补充好粮草补给,再顺着蓟城通向海边的大道,一路奔驰。
蓟城被攻陷的消息已经传开。
蓟城往东的燕国城邑全都惶惶不知所措,他们只知道蓟都落在了秦人手中,至于燕王是死是活更是众说纷纭。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顺着大道赶路的秦军根本不敢阻拦,甚至还有官吏看到黑旗飘荡,就直接开城投降。
李信对此通通不管,他率车骑兵一路走并海道,经碣石循海而行,最终到了后世的大凌河流域。
此地再往东,便是数百里的茫茫大泽,并海道路泥泞难行,他们这支车骑兵在没有步卒辅助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穿过去。
不过好在,他们也不需要穿过去。这支追兵掉头北向,顺着南北走向的医巫闾山往北行进,直冲燕国的北部长城。
那里,是燕王欲逃亡辽东的必经之路,只要速度够快,他们就可以将其截住。如果燕王已过,他们亦可尾随而击。
当然,如果赵佗的判断失误,燕王没有往辽东方向逃窜,而是欲借助两郡固守。
李信也可直接率兵调转方向,顺着长城内侧的北边道往西,反向插入渔阳郡,与攻破居庸塞后的桓昭部形成呼应,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困守的燕王,如此,便是瓮中捉鳖之势。
两全其美之策!
就连赵佗也不由暗暗称赞,在这样的规划下,不管燕王是否逃窜辽东,李信这一部追兵都不会做无用功,总能将其逮住。
因为李信征调了军中所有的战车马匹,在蓟城处还要了一些缴获的燕国车马。
车马数量大于御手,所以他从步兵中募集了许多善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