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扶苏能想出来的,但他还是有些疑惑。
始皇帝转头看向殿旁侍立的赵高。
“尚书令,将太子之前的文书呈送一些给朕。对了,还有廷尉和武功侯的也一起。”
“唯。”
赵高领命,走到殿门口,转述给自己手下的尚书仆射。
目送那黄姓的尚书仆射走远,赵高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
尚书仆射。
幸好这位置已经换了人,要还是那位廷尉之子担任的话。
他赵高这个新任的尚书令,绝对是每天都要心惊肉跳,不得一刻安寝。
尚书令的位置,是始皇帝受伤后,鲜少再乘车外出,又需要赵高帮他润笔批改文书。所以干脆将他从中车府令平调为专管文书的尚书令,这样赵高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皇帝代笔了。
“这秦国的重要文书,大半都是我赵高批复的。许多政策,皇帝也是问过我意见后决定的!”
赵高对此很沉迷。
他回头,看向低着脑袋打量文书的始皇帝。
“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皇帝永远当他的皇帝,我赵高,也能永远的呆在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央。”
不一会儿,尚书仆射便送来一堆太子、武功侯和廷尉之前的文书,赵高转呈给始皇帝。
始皇帝将三人的奏疏拿来详细对比,颇有认真推理的模样。
很快他就笑起来:“这武功侯有些意思啊,这么好的建言不自己开口提出来,反而让太子来,他这是想要帮太子树立贤能有才的名声吗?”
听到这话,赵高眉眼微动。
从始皇帝的语气来看,似乎并不反感赵佗如此做。
“太子日后若是登基当了皇帝,武功侯是他的妹夫,想来定会做辅政之臣,依旧权倾朝野。而我赵高呢?”
赵高看着面前的皇帝,心中升起一抹恐惧。
“没有了皇帝,我赵高什么都不是。”
……
始皇帝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了。
赵佗之所以将区域划分的策略交给太子提出,是因为他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足以改变国势的建言提出。
在数日后的大朝会上,赵佗以少府之职正式上书,提出了两个重要建议。
“编百工、农学之书。”
“仿照文法学室,兴农学、工学室。天下农人、匠人若能通过工、农学室考核,便拥有成为相应工、农之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