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天下1639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皇帝作弊

第一百九十八章 皇帝作弊(1 / 1)

北京官场下方涌动着一股暗流。

之所以说是暗流,是因为毕竟朝廷获得了大胜,皇帝大圣而归,耗费略胜于无,收获却极为惊人。

对皇帝此举大为不满的官员们,也不好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档口逼着皇帝下罪己诏。

毕竟当今这位是开国皇帝,开战权完全在他的手里。

但随着暗流的涌动和聚集,时隔一天之后终于还是以另一种形式迸发了出来。

秦观上疏弹劾首相裴恒。

认为是首相没有尽到责任抑或故意隐瞒朝中百官。

刚刚回到紫禁城的张守言在接到一大堆贺表之后,又受到了同等数量的弹章。

矛头直指首相裴恒和副首相龚鼎孳。

如果按照前明的官场潜规矩,首相遇到官员弹劾,都要上表自辩或者辞官避嫌。

所以张守言在看到裴恒和龚鼎孳的辞表之后,立即开始琢磨怎么改变这个潜规则。

但凡要点脸面的首相,一旦被任何品级的官员弹劾,就要来这么一出,国家也不要做事了。

裴恒和龚鼎孳都上了表,但裴恒却没有上书自辩,显然也是对皇帝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

皇帝亲征这种大事居然连首相都瞒着,遑论文武百官,这让大家都感到皇帝对自己的不信任,这种沮丧感是历代文官员们最为忧心的。

相比前明那些皇帝受到各种各样的祖制约束不同,作为开国皇帝的张守言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别出心裁,不受以往皇帝言论的约束。

如果有人敢拿着前明皇帝的语录来骚扰张守言,那才是真正的作死。

张守仁所说的话和所制定的政策,就是大楚朝以后的祖训和祖制。

他决定玩一手投票!

“着各部尚书?至乾清宫,决议首相罢黜之事。”

十四部尚书齐聚乾清宫,张守言也没有多过废话直接传令,让人给各位尚书手中发了一枚绿豆和一枚红豆。

徐宝取过一支玉瓶,让每位上书将手伸进瓶口,扔下一枚豆子。

“红豆数目达到四成,即重选首相!”

听到上头皇帝的声音,尚书们心中微微一动,多数人顿时多了一分振奋。

新朝首相的职权远超前朝,除了五品上官员的任免、赤字十万块以上的财务运作和兵事外,朝中大小事务几乎都是首相一言而决。

虽然皇帝在律法里设定了首相的任期是五年一任,但却没有明确,以何种方式罢免不合格的首相。

今天这种各部尚书投票罢黜首相的形式,很明显对首相形成了制约。

裴恒站在首位面无表情,龚鼎孳则略显不安。

因为按照陛下刚刚公布的规则,首相和副首相是一体进退的。

裴恒下台的话,他也要辞职。

随着徐宝的走动,一颗颗豆子落瓶的声音响起。

当徐宝拿着细颈小瓶放回龙桉,他也不动声色的将瓶子放在了一个红木底座上。

龙桉上的红木底座其实是一个伪装好的精密平称。

当细颈小瓶被放上去后,张守言的目光便落到了平称的指针上。

红豆重、绿豆轻,看着比空瓶时多出的重量,里面的结果其实是一个不太严谨的二元一次方程。

(虽然这些红豆和绿豆都是千挑百选出来,重量大概一致,但毕竟每一颗红豆、绿豆之间使重量还是存在些许误差。)

正副首相、各部尚书看到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评判结果,而是沉吟不语,以为皇帝是在权衡利弊,却没猜到其实他是在算一道数学题

“不太妙啊!”

按照张守言心算的结果,瓶中红豆的数量大约超过七个。

看来大力推行楚朝新制的裴恒,遇到的阻力和非难还不是一般的大。

在各部尚书中,法部尚书史可法直直的盯着首相裴恒,他明白无误的表达了对首相的不满。

大楚的制度,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让史可法无法接受,他决心把这些都带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首先裴恒就必须让位!

他当初之所以答应出任大楚的法部尚书,一来是受到了崇祯帝遗孤坤兴公主的延请,二来是因为前朝张皇后的请托。

因为楚帝答应了她们让史可法出任法部尚书,负责对前明诸臣的起诉和定罪。

没错,张守言让人开始编撰《明史》。

大楚编纂前朝史事,与以前历朝历代都不相同。

并不全靠史家一张嘴和一支笔。

对于没有纳入大楚官僚系统的前明官员和贼寇,都要被法部送到论法司中去定一回结论。

虽然是以明律来定罪,却不会真正的实施。

判桉结果将被录入明史之中。

史可法与皇帝约定的时限,是在所有涉及前明的桉件审理完毕之后,他就会辞去法部尚书一职,主持《明史》的编撰。

这是他作为大明遗臣无法拒绝的工作。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可法对大楚新制的不满越发浓烈起来。

因为明事如他发现,楚法其实在潜移默化的打碎各个阶层之间的鸿沟。

这样他认为构建了整个东方社会的礼仪尊卑根基在松动。

他知道这些决策是皇帝的意思,但无疑全力推行这些政策的裴恒是关键人物。

在来乾清宫之前,他就联合了几位略有同感的尚书。

“十四位尚书,大约只要六人同意,裴恒就要让位!”

张守言扫了徐宝一眼,对方立即领会了他的意思,立即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从偏殿将五位都督府的尚书请了过来。

史可法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正武皇帝居然公开作弊!

都督府与内阁同级,设有五部与各部同级,也有五个尚书。

如此算来满朝上下就有十九位尚书,起码要有八人投票反对,才能把裴恒拉下来。

都督府的五票想都不要想,肯定是皇帝安排好的结果。

军令部尚书是邢国公黄彪、军法部尚书是虞国公赵获、军政部尚书是杞国公庞功平、军资部尚书是徐国公甘旭、军训部尚书是承恩公刘圣箴。

黄彪三人是张氏家臣出身,甘旭是甘妃的父亲,刘圣箴是皇后的长兄,他们的票会投给谁,自然不言而喻。

果不其然,最后的结果是裴恒留任。

六比十三!

最新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天空中一朵云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我在大唐是传奇 风涌门楣 皇叔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