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年前被姜氏族人推荐给王上李义。
李义与崔元尚一见面,就觉得相见恨晚。
两人多次相谈,曾一谈就是一整天。
崔元尚是个骨子里十分强硬的人,他的很多主张都得到了李义的赞同。
例如崔元尚指出,朝鲜如今状态的造成者不是因为李义,也不是因为李淏,而是因为......。
崔元尚作为最为传统的汉学学子,骨子里和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程朱理学的因子。
他曾经告戒李义:“张楚邪道盛行,本国不可不御。”
这条建议也深得李义的认可。
尤其是这几年来,崔元尚负责主持整训国内的王室新军,引进大量的火器装备,并更新操制。
这几年在与北方的几次小规模冲突中,李义的新军再也不是之前一触即溃的样子,与北方的强军也能打的有来有回。
李义固执的认为,北方的那几个领兵大将肯向自己降服,自己手里的新军能战才是最大的因素。
“王上,至此北方已定!”
崔元尚对着王上深深一拜,“这些年来,王上隐忍不发,着实辛苦了。”
李义自嘲笑了起来。
“为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孤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君臣两人一起喝了一杯,李义的眼神骤然澹了下来。
崔元尚当即会意。
“金氏一族的处置,臣这里已经有了主意。”
李义当即眼中发出光亮来。
“汉阳拢共四军,金氏这几年把金武军渗透得极为厉害,孤若是动手,怕是没有完全的把握。而且,天朝那边不太好交代......。”
崔元尚沉声道:“王上过滤!”
他伸手在酒杯里蘸了一点酒,在桉上写下了一个名字。
“金氏的根基不过是皇宫中的一个妇人,哪里比得上本朝百年经营,人心法统都在王上这边。”
“我观天朝面貌,虽然邪道一时盛行,但守礼儒者仍不知凡几,无故乱我法统之事,是哪里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那岂不是让天下数十藩国与上国离心?”
李义不禁点头,还是崔卿看得明白。
“届时只需让人在北京传播有宫中妇人干政,事涉藩国法统,想必那金姬彼时对此事怕是避之不及。”
崔元尚袍袖在桌上一拂,那个名字当即被擦去。
“如此,金姬不足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