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挽明 >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84章 科举的变动

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384章 科举的变动(3 / 4)

质疑过?

四书更是两位先师留下教化世人的文化典籍,先不说晦庵先生的为人是不是知行不一,但是对于四书的了解,难道他能比孔孟亲传弟子更深刻?

既然孔孟的亲传弟子都没有试图去注解两位先师的大道,为什么反而要把晦庵先生《四书章句集注》当做不可侵犯的正确答案呢?难不成在晦庵先生之前,历朝历代的士人都读错了书不成?”

崇祯的话语如同往平静的池水中丢下了一块石头,再次激起了朝堂内官员们的窃窃私语。自南宋宁宗嘉定五年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官方教科书后。《四书章句集注》就一直是元、明两朝的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而程朱理学也就成了官定的儒学正统,数百年下来,理学虽然因为固化而衰落了下来,但是对于士人的影响还是极大的。

但是自心学兴起之后,理学禁锢下的大明士人,终于在思想上掀起了反道学的浪潮。何心隐、李贽等学者的出现,对死水一潭的理学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何心隐、李贽每到一处讲学,便有数千人闻名而来听课。

而天下的士人对于科举考试必须要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和繁琐的八股文作答方式,也早有不满了。认为科举是一种禁锢思想,消磨士人志气的囚笼的想法,也大有人在。

即便是在朝堂上的官员们,也有人在私下发过牢骚,说:聪明才智之士,尽为制艺试帖所牢笼,视文章为古文杂作,视学问为杂学外道,故泊没于代圣立言之八股,剪裁工丽之五言八韵中,而文学遂不可问也。

但是各位官员虽然私下里如此发着牢骚,却没有一人愿意冒着天下之大不为,提出要改革科举的,毕竟这可是有可能得罪天下读书人的事。

然而崇祯借着对朱熹人品的质疑,想要把《四书章句集注》剔除出科举的官方教科书去,却没有多少官员想要反对的。

就算是想要维护朱熹个人名誉的官员,也未必全是赞成把《四书章句集注》当成四书的官方解释版本的。一方面某些学者同样不觉得,朱熹的解释就是孔孟先圣的原意;另一方面《四书章句集注》的存在,已经开始阻碍理学的继续发展。因为朱熹的神化,使得后人无法对这部集注作出任何变动,这也就造成了理学走向僵化和没落。

因此当皇帝颇有意动,想要把《四书章句集注》请出科举正规答案时,反对者倒是没有刚刚反驳吴淳夫等人的这么多了。

刘宗周自然是不能

最新小说: 重生世子爷 唐朝最佳闲王 方舟两千年 回唐 霜染深庭 君王独宠丑颜医妃 大唐声望系统 腹黑王爷炼丹妃 三国小霸王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