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人的河南士绅,完全倒向了皇帝这一边。大部分的江南士绅和河南士绅之间,也因此变成了互相敌视的关系。
当日皇帝在会议上当众抛出的君、民、社稷一体论的观点,第二天便上了大明时报的头版,成为了京城百姓和读书人之间最为热门的话题。
一直以来,皇帝、朝廷、官员这些名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值得敬畏的,还带有神秘色彩的词语。拜有明一代较前代更高的识字率,明代的、话本在市井中流传的最为广泛。而在这些中,皇帝永远是高高在上,且很少犯错的存在。即便是皇帝犯了错误,那也是被奸臣引诱的结果。
是以在这些之中,皇帝就是百姓最后的指望,是一位明辨是非的圣人。但就是在最荒诞的里,皇帝也不会和普通百姓扯上关系。一个称孤道寡的君王,除了收税之外,他同百姓之间不可能有什么联系。
所谓皇帝,都是受天命眷顾的星君下凡,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就像百姓喜欢把读书人叫做文曲星似的,皇帝就是紫薇帝星。天上的星君,难道还会在乎普通百姓的生活么?能够承认民为贵,君为轻。道理的皇帝,已经是百姓眼中难得的好皇帝了。
三位一体论,把皇帝当做百姓利益代表的言论,很快就收到了不少理学家们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种言论不但有损于大明皇帝所继承的天命。
皇帝非常人,乃是真龙天子,天上的神仙下凡,这种说法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现在崇祯一时口快,把天子和最底层的百姓联系在了一起,就能于是放弃了朝廷的威严和对于天下野心勃勃之辈的心理震慑。
如果大家都是两个鼻孔,两只眼睛,一张嘴的凡夫俗子。那么,为什么皇位只能由朱家的血脉来传承呢?人人如果都想要做皇帝,便是让这个国家变得混乱而无序起来。这显然不是理学家和读书人所愿意看到的。
因此,虽然大明时报极力鼓吹皇帝的这篇文章,但是在天下士林之间,对于这篇文章却始终反应不大。
不过京畿几所大学内的学生们,对于皇帝主张的君王、百姓、社稷三位一体的言论倒是很感兴趣。特别是去年因为得到皇帝称赞品德高洁,而在京城士人中名声大噪的夏允彝。
从去年大明时报创刊时,发表的为大明百姓服务等宣传仁义治国的文章起,到今年刑部颁发的民事通则总论中,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论述。
以燕京大学学子为代表的北方士人,开始从四书五经中讲述的孔孟之道中抬起了自己的头颅,观察起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