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是奸臣少,忠臣多啊。
最多的时候,那可是众正盈朝,奸臣实在是难当,所以嘉靖在朝堂上保持制度框架就很难了,基本上没有足够的人才投入到地方。
所幸有沁源来的青阳党的学子们。
另一套没有利益瓜葛的知识体系培养出来的学子们,可以尽情的展示毕生所学,可以尽情的为理想而奋斗。
京师大学虽然才开办数月,连学校都没建好。
但这并不妨碍开课和招生,有旧有的理工学院做底子,其实是有一套框架在那里的,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让京师大学直接上路。
有沁源的学子们充作第一批的主要人数,再有第二批从安南等国招收的进步学子,也有万余人。
再加上全国招生,虽然人数主体都是青少年,并填充到京师附中先做预科学习,但庞大的读书人群体,自然有于科举不擅长、没兴趣的人。
多了一条路,自然会有人来走。
毕竟都能当官。
所以也已经挑选了数千名成年学子,进入大学就读,按课程来说,其实会按照成绩,分批次毕业,尽快进入实习和工作当中。
嘉靖已经预计在五年内,将整个官吏制度进行替换改革。
倒也没说什么公仆不公仆的,官吏就是行使权力的那一方,要他们明白,权力是用来为民做主的,要明白为什么叫权出于公,拿到权力了,就要积极任事,承担责任。
尸位素餐,比贪官可好不到哪里去。
“朕要改官吏的制度,就要挖科举的根,五年,五年之后,考科举的人,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先读有用的书,先读能做事的书。”
“读完之后,再去考科举!”
“一个个的算学不精,五谷不分,机械工程都不懂,当什么官?能做好工作吗?”
嘉靖见了王绛阙和几名青阳的学子,钱衡和一些老师也都在,聊着关于大明朝的教育和科举的革新方向。
这是一场座谈,也是一场送行。
在这之后,青阳学子们就将走出校园,去乡社之间施展奋斗了。
毫无疑问,如今大明只有一所京师大学,五年后科举改革,那么参加科举的学子,就只能是他们这些最早的学生。
这也是嘉靖的许诺。
未来朝堂,这些青阳学子,必然能够占据许多席位。
钱衡知道嘉靖的意思,但科举的变法,南京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