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尽快的解决安东大都护府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招安,若能招安渊盖苏文,哪怕付出再大的政治代价,甚至允许他们复国秦浩都可以琢磨琢磨。
具体标准可以参考日寇和汪伪,大唐的气度总不可能比日寇要差吧。
若这渊盖苏文实在是谈不拢,那也不是就没办法了,这毕竟只是贞观六年出头而已,不是原本历史上的贞观二十年,渊盖苏文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地方土豪世家之类的,哪有什么影响力。
高健武的儿子高藏不是还活着呢么?他们老高家难道还没别的亲戚了?大唐又没诛他们九族。
不过说真的,如果可以的话秦浩还是想尽量招安渊盖苏文,他了解到的渊盖苏文,绝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偷偷放冷箭打游击的猥琐将军,按照我之仇寇敌之英雄的原则,李世民在原本历史上的第一次亲征就打到了鸭绿江,将高句丽的国力削弱了一半还多些,而这货掌控高句丽权柄之后,先后挡住李世民和李勣的足足五次远征,直到他自己挂了高句丽才被大唐所灭,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
当这两种家同时放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两个字:枭雄。有人拿他跟曹操相比,说实话,真差不太多。
这样的人物,如果可以当朋友的话还是尽量当朋友的好,于是秦浩上任之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约见渊盖苏文。
可问题是没人知道渊盖苏文在哪啊,于是秦浩就只能命令印下大字报,让将士们挨个村落的告知,大唐荣国公欲在下月初八,各带五名护卫,在浿江之上跟渊将军泛舟湖上,共同品茶。
散了宴,秦浩回房休息,先他一步而来的裴行俭过来参见,这货在秦浩的大力举荐之下终于升官了,现在是安东大都护府长史,从四品,安东大都护府里仅此于正副都护,堪称是这片土地的实权二把手。
结合这裴行俭跟秦浩差不多的年龄,这将是除秦浩之外,又一个铁打的预备宰相。
据说这裴行俭原本是打算继续留在登州的,随着海贸的发展,登州便从县升级到了府,并入附近如黄县等地方,裴行俭的县令也附带着这次征讨高句丽之功,连升三级级变成刺史。
可后来朝廷为了青帮改革一脚把秦浩给踢到平壤来了,原本的黄门侍郎也泡汤了,虽然经略使的官级比黄门侍郎大,但哪个是美差谁的心里能没点B数?
所以,也不知那帮大佬是想补偿还是想咋地,居然把裴行俭也给调来了,可能也是存了让秦浩使唤的顺手一点的心思,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