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世各种喜剧大赛多如牛毛不同,这个年代,歌唱比赛很常见。
可专门为喜剧举办的大赛,却很少见。
一方面是平台稀少,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时候的演员敬业。
好的喜剧,是需要好的剧本支撑的。
如果没有好的剧本,他们很多时候宁愿不上台也不将就。这叫戏比天大。
尤其陈小二从王爷之后,基本就不演小品了,除了和央视的版权纠纷,更多是没有好的剧本。
以他小品王的名声,当年就是不上央视,也还有其他电视台抢着让他去演小品。
可放在那么多机会,他却再也没演过,就是因为他再也拿不出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这种对演戏的坚持,和后世那种对着镜头念一二三四的演员,根本不是一类人。
好的喜剧剧本,也是楚青在筹备喜剧大赛时候,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陈小二就因为没有好剧本,拒绝过楚青一次,好在楚青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后世那么多喜剧节目,之所以能快速拿出合适的剧本,其实不是演员一个人的功劳。
在每个喜剧人背后,都有一个专业的团队。
为了让节目效果最大化。为此楚青从两岸三地,直接招募了一个三十人的编剧团队。专门给比赛中的演员做编剧,协助他们完善编剧的工作。
有了强大的编剧团队,和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喜剧人。
当第一届《喜剧大赛》正式播出的时候,观众看见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喜剧舞台。
电视中大幕拉开,陈强、马季、黄沾、许冠文、张菲五位评审,坐在了舞台正对面的一排座椅上。
在他们周边是一排排观众的座位。
对于许多内地观众来说,陈强马季是最熟悉的。其次是许冠文。黄沾和张菲因为内地收不到港台电视台,所以认识的不多。
可步步高从来不会在这方面冷场。
字幕也是把每一个人的代表作,都给介绍了一遍。
喜剧大赛因为是第一次举办,为了让观众更清晰了解赛制。
楚青花重金找魔都美术制片厂,给做了个简单的定格动画介绍。
这时候的魔都美术制片厂,已经开始落寞了,资金短缺,人才的流失。让他们再也做不出《大闹天宫》《天书奇谈》这样的神作。
1995年启动的《宝莲灯》,成了魔都美术制片厂,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