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天过去了,似乎一切都很平静.
鲁雪华也从最初的不快中解脱出来,他在全心身督促战俘修建陵园。10000个墓穴已经挖好并用内嵌鹅卵石;陵园道路、绿化还有其他附属建筑都已经基本完工,整个陵园已经初具规模:
一条宽大的东西大道,将陵园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大道尽头,山坡最高处,为一座高大的纪念塔。纪念塔分地上与地下两段,全塔总高38米,寓意“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来源于新38师”。纪念塔塔身为四根顶天立地的钢筋混凝土方形石柱,意蕴新一军的军训:“义、勇、忠、诚”。同时代表新一军在缅北战场苦战的三个下辖师和一个军直属队。
纪念塔顶部,屹立著一只重达1.6吨的巨大展翅铜鹰。铜鹰是用在缅北战场发射的105毫米榴弹炮弹壳熔铸而成;南面镶嵌著一块长约4米,宽约0.6米的玉石纪念碑,上用隶书镌刻“中国民国新编第一军暨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塔”22个大字,工整端方,力透石背,为孙里仁亲笔所书。
大道两旁,北面是一座葫芦鱼池凉亭;南面是一座花篮莲池凉亭,“花篮塘”与“葫芦塘”东面有一座纪功亭,亭高约7米,黄色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纯中国亭阁风格。里面一块玉石碑,篆刻着新38师入缅以来的战绩。纪功碑前,就是安放烈士牌位的享殿,享殿外面,就是巨大的“V”型十字大牌楼。
环绕陵园,筑就一条“西北西南东南”走向的半月形人工壕沟,名曰“带河”,以保持整个陵园雨季排水通畅。三通道“带河桥”,将纪功亭和墓园连接成一体。
牌楼正前方是一座巨大花坛,花坛两旁,为两座缅甸大象石雕像;左右前方,各有两栋“回”型砖木结构两层的宿舍楼,这既是警卫营的兵营,也是关押鬼子战俘的集中营。
整个警卫营都住在一楼,鬼子战俘关押在二楼。比起野外帐篷,住宿条件改善了很多,警卫安全也大大提高,再也不用担心夜间鬼子战俘潜逃了。
2这几天,鲁雪华一直在纪念塔正下方,一个6米见方的大型墓穴里忙碌着。这是孙里仁将军为自己预留了一块的墓地。
“雪华,新一军是在缅北建功立业。这支部队的荣誉,还有我个人的荣誉,都是这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死后,希望能和这些阵亡的将士们同冢长眠,我们永远是弟兄,在地下也永远在一起!”当孙里仁翻看着厚厚的新一军烈士名册,动情地对鲁雪华说。
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