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以后。孙传庭已经在曹越身边见识到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已经不觉得惊奇了。也正是在曹越身边见识到了太多奇迹,他深深地敬佩这个年轻人那不同寻常的才能。并起了别样的心思。他觉得和曹越很投缘,两个人在一起做事很和谐,许多方面可以互补。孙传庭想过,如果他和曹越主持大明的朝务,大明一定可以重获新生。
如果有一天真的梦想成真,那即使北方丢了,凭南方的财力,还有曹越手中的军力,他和曹越两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可以重复大明河山。
孙传庭因为遇到了太多的挫折,他对崇祯皇帝及朝中那般大臣已经彻底失望,而且他也觉察到曹越有不同寻常的心思,因此也起了异样的心思。两个人都觉察到了对方在某一方面的变化,但都挺默契没去点破。正因为有默契,因此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勤王诏令后,两人并没有心急火燎地命令军队开拔,往北边进军,而是先抱怨一番后,再讨论如何安排。
“说的不错,现在北方是枯水期,运河水位下降的厉害,运兵船不一定能走,所以大军不可能全部走运河,大部人马还要从陆路行进!”孙传庭认可了曹越所说,并马上说了自己的意见:“南京水师有了一定的规模,船也足够大,可以这样安排,一部走海路,速度相对快一点。要不这样吧,我们两人分兵,我带一部人马走海路,你带主力人马走陆路及运河,我们争取在天津卫会合,怎么样?”
曹越看着沙盘沉思了一会,最终还是点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可以考虑。这样吧,那就由你率水师一万人,战船三十艘,运送兵力两万人走海路,我率其余人马走陆路和运河,怎么样?”
“好!”孙传庭马上爽快地答应了。接下来,两人也就具体的安排,包括行军路线,军需供给,战局出现异常后的善后安排等情况再进行了商量。
末了,曹越很严肃地对孙传庭说道:“孙老头,我觉得,北京是守不住了,北方已经是一片狼籍,即使没有战乱也要几十年恢复,要守住大明的江山,迁都南京是唯一的选择。希望万岁爷能想明白这一点,如果他不愿意离开北京,那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带走某一位皇子,或者太子。”
曹越这话,让孙传庭心里有点震撼,他明白曹越的意思,最终他郑重地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就这么定吧,希望万岁爷能同意迁都南京。最不济,我们也要带走太子或者定王!”
孙传庭口中的定王就是朱慈炯,这小皇子在年初被崇祯皇帝封为定王。
两人心照不宣地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