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 > 第三百七十二章再次召见

第三百七十二章再次召见(1 / 1)

第三百七十二章再次召见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就这么办吧,这样一来,内阁也不用为难了,朕也不用为难了。其实朕是想给陈思华一个爵位的。”最后一句话,算是一个重磅的砝码。

英宗以后,武人极难得封爵,主要原因还是文官集团占了绝对优势的缘故。也就是说,文臣是极度反对给陈燮封爵的,朱由检内心也不想去找这个麻烦。好在陈燮素有文名,算是个读书人的出身,又有监生在身。这样一来,就算是开个先例,似乎也不会让人难以接受。反正就难度而言,肯定不会比给陈燮封爵要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登莱治理的太好了,这个功劳看似要落在文官的头上,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登莱这地界能有现在的成绩,完全是人陈燮的功劳。户部都不给登莱拨银子了,登莱都能运转正常。这事情,说出去很搞笑。唯一说不过去的,大概就是登莱是不是一个独立王国,陈燮是不是有不臣之心的问题了。

最后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局面上,实际山已经没有任何说服力,说出去谁都不会信。真的有人还要拿陈燮是藩镇来说话,恐怕朱由检又要杀人了。真当皇帝是傻子忽悠么?

这么一个看上去很荒唐的决定,如果是别的大臣为内阁首辅,恐怕死都不会答应。但是落在温体仁的身上,那就不一样了。这货要说治国能力。也就那样了。但是要说个人进步的欲、望,对权利的热爱,绝对是明末头一号的人物。迎合上意,打击异己,这就是温体仁在内阁时期做的主要工作。打击一切竞争对手,不管是在位还是在野都不放过。

比如有倒霉蛋,都尼玛是在野的缙绅了,温体仁发现机会还要置他于死地。这个人叫钱谦益,今后的故事里要提到他。因为钱谦益,温体仁的仕途走到了终点。这是后话了。

温体仁在内阁提议。候徇作为待罪之人,选择了沉默。张凤翼是温体仁的一条狗,从来都是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他表示同意。贺逢圣、孔贞运、黄士俊皆无异议。都知道这是朱由检的意思。自然闭口不言,没去反对。

这事情在内阁通过之后,早朝时。交给百官商议的时候,可谓异常的平静。按说反应最强烈的言官们,居然整齐的保持沉默,御史台没闹腾,这很奇怪吧?其实这个反应很正常,温体仁不闹,他的爪牙自然安分守己。本该闹腾的人,却没脸去闹。为啥,六月的时候,朱由检向群臣募捐,十两八两的银子,都没几个人捐出来。这事情不了了之,收场的比较尴尬。

眼下陈燮立下不世奇功,上一次斩高迎祥的功劳都没赏,这一次再不赏,就怕被人弹劾要逼反陈燮了。文官都是很聪明的,卖直邀名的事情,也要分时候和对象的。

但是有一个人不干,站出来道:“不可,断断不可。陈燮拥兵自重,不听调遣,已现藩镇之像。再给于同进士出身,出任巡抚,山东一地姓陈矣。”

百官愕然,谁这么不要命啊?敢在这个时候说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很作死啊。

大家一看说话的人,都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个人叫刘宗周,这哥们站出来的时候,先给陈燮扣了一顶藩镇的帽子,然后无视朱由检在龙椅上足以杀人的目光,继续开口:“臣弹劾奸相温体仁勾结奸阉,把持朝政,。”

工部侍郎刘宗周,这个人怎么说呢?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极度偏激,刘宗周在学问上很有名气,“慎独”就是他的学问精髓。什么是“慎独”,作者就不多说了。反正这玩意对国家民族没什么好处,也没啥用处。

“ 抑臣闻之,有天德者然后可以语王道,其要在于惧独。故圣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臣愿皇上视朝之暇,时近儒臣,听政之余,益被经史,日讲求二帝三王之学,求其独体而慎之,则中和位育,庶几不远于此而得之。”

啪啦啪啦的,刘宗周说了一通。什么意思?皇帝啊,现在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别的,赶紧做学问。有时间多亲近儒臣,学点经史,然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尼玛不是扯淡么?这么扯淡的人,能当上工部侍郎,大明能好都是怪事了。

朱由检的耐心真不多,看看他,瞪眼,再瞪眼,这货就是不闭嘴啊。还在那里推销他的慎独学说,意思就是陛下,赶紧跟我学点知识吧,我这个东西很好啊。能解决宇宙之间的一切问题,速度!

尖酸刻薄,迂腐无能,心眼比针尖还小,刘宗周就是标准模本了。

崇祯终于怒了,当着百官的面怒喝:“刘宗周明系比私敌政,颠倒是非,姑著革职为民!”这话啥意思,就是你不要说什么慎独了,王阳明学术这一系朋比为奸,颠倒是非,你回家吃老米饭吧。

王阳明挺冤枉的,心学真不是什么慎独啊。慎独是曲解了心学的要义!大概是因为心学太难了,后来的所谓继承者们,都没能做到王阳明的皮毛。倒是传到了日本,被奉为经典学问。多年以后,有个叫东乡平八郎的家伙,说了一句,“平生俯首拜阳明!”弄了个牌子,挂在腰间,以明阳弟子自居。搞笑的时候,有人因此引申出一个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国”,的书一个结论,此后中华儒学正溯在日本了。

就这么个破事,一堆公知在网上当圣经来用,一次一次的复制粘贴。尼玛,这帮人已经不是没文化那么简单了。厓山,都不知道,还尼玛无中国。日本的儒学,学的是王阳明好吧?狗屁不通的东西,一鳞半爪的当真知。

朱由检骂完了,大汉将军就上来了,架着刘宗周出去了。不管他怎么喊,反正就是没听到。其他人倒是想出来帮衬,这会谁敢啊?朱由检在气头上,谁出来谁倒霉啊。(注:此细节与历史不符,因故事需要放在此处,作者瞎编的。但是,说的话是原文。)

困扰崇祯的难题,在打发刘宗周回去吃老米饭之后,事情就算定下来了。这个时候真的没人敢反对,不是说不想反对,而是找不到理由啊。就陈燮而言,都说他是藩镇,结果呢?有这样的藩镇么?那么多拿着大明俸禄的文臣武将,面对建奴一点法子都没有。陈燮带着部队来了,饿着肚子开大,一二三,斩首过万。

这是明面上的东西,私底下呢?朱由检认为自己有识人之明啊!皇帝老子对陈燮正在信任达到巅峰的时候,谁怀疑陈燮就是怀疑皇帝的眼光。这时候站出来唧唧歪歪,你不倒霉谁倒霉?反正这个事情,在早朝的时候就这么定下了,内阁票拟,交给司礼监披红。朱由检心满意足的盖个印,齐活。

取消登莱巡抚,以陈燮任山东巡抚节制两地文武。现在登莱巡抚、山东巡抚等其他官员,一律卸任,吏部另行安排。反正这些人在位置上,也没法跟陈燮比能力。换个地方去发光发热吧,山东这个地方,就别惦记了。朱由检决定交给陈燮,让他弄出一个一年两百万两银子税收的大省。

陈燮一直认为,朱由检的想法是很荒唐的!文臣肯定不答应。没想到,过几天王承恩又来了,见面之后,打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就是很正式的圣旨了,陈燮头一回乖乖的跪下,除非你不想在大明混了,否则这个时候就得跪下。

王承恩念完了,陈燮傻了。啥意思?真的去当山东巡抚,然后一干部下叙功提升?真不怕老子在山东割地为王?这事情闹得,说不感动真是假话。崇祯这个人啊,对一个人信任的时候,真是掏心掏肺毫无保留的信任。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袁崇焕了。

圣旨里面有个意思,让陈燮进京面圣,皇帝有事情要当面询问。陈燮只好带着近卫,跟着王承恩一起进了京城。走的时候,陈燮没空手,把缴获的粮食都拉上了,让人带给皇帝入内库。这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打听朱由检的喜好,王承恩也很够意思,能说的都说了。

还是在平台,见到朱由检的时候,陈燮又要跪下,这一次被朱由检提前一步,扶住他道:“虚礼就免了,朕知道你的心。两千里长途奔袭,为了赶上战场,为君父雪耻,饿着肚子赶路。朕要再不明白你的心思,真就是一个昏君了。”

陈燮毕恭毕敬的敬一个军礼道:“陛下,臣不善言辞,唯有尽心尽力,为陛下分忧,为大明江山永固效死。”朱由检双手按在陈燮的肩膀上,个子不够高啊,有点吃力,使劲的拍了拍道:“朕知道,朕知道。王承恩都说了,二十万石粮食,你都让人运来京师,充入内库。你的忠心,满朝文武无人能比,朕不糊涂,不糊涂。”

陈燮立刻道:“圣明无过陛下,臣不过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皇叔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这个暴君,我养的!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天空中一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