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相会是在雒阳文会,那时候的刘璋还只是刚刚崭露头角。
而荀彧呢?
荀家嫡系子弟,结交的是整个雒阳乃至天下世族的权贵。
那个时候的荀彧,敬重刘璋,可根本看不上刘璋?
这个看不上面,是认主跟随的那一种。
在上有袁氏为首的世族,掌握军权的大将军以及皇帝本人的情况下。
刘璋算什么,荀彧凭什么效忠?
刘璋极有自知之明,这才没有任何招揽之心。
得到荀攸的帮助,是因为荀攸在荀氏不受待见,历史上有过带着老母去益州上任的先例。
这才让刘璋有机会提前招揽大才。
可荀彧,是完全不可能招揽的对象。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蠢材。
刘璋没有那么愚蠢,也不会去招揽荀彧,这也造成荀彧口中描绘的遗憾。
“荀大人,事已至此,追悔也无用了。”
“好在结局没什么区别,孤。。。侥幸平定天下。”
擒住曹操,消灭十余万魏军,说平定天下绝对没有什么不妥。
相反,这个侥幸二字,还体现出了谦逊的本性。
让曹操都不禁暗暗敬佩。
这个击败他的强者,绝非侥幸!
“汉王不愧是天下雄主,再兴汉室也是必然的结果!”
荀彧先是称赞了一句,随后转头又开始讥讽起了曹操。
“不像某些人,自以为是,逆天而行,终于自食恶果!”
“你。。。”
眼看荀彧与曹操又要展开骂战,刘璋连忙制止。
“好了好了!”
“孟德兄,荀大人,你们好歹也是多年君臣,实在没必要如此剑拔弩张。”
刘璋的劝说十分有用,二人立刻就不再互相怒骂。
可还是一人一副不忿的神色。
刘璋无奈,看着曹操指了指桌上的美食。
“孟德兄,好酒好菜孤都给你备齐了。你总不想带着遗憾上路吧?”
“上路!”
曹操一个激灵,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上什么路?”
“哈哈哈!”
荀彧闻言,顿时大笑起来。
“哈哈哈,曹操啊曹操,亏你还自称乱世枭雄!怎么,兵败之后是什么结局,你不清楚吗?”
“这么多年,你是如何对待你的手下败将的?”
曹操一直都在盯着刘璋,看似并未理会荀彧,可荀彧的话却是全部入耳了。
精神紧绷,整个人也更加惊慌。
或许在战场上,曹操能够坦然面对生死,可他丢弃佩剑的那一刻,生的希望就占据了死的志向。
坐在刘璋的帅帐内,曹操绝不是一心寻死。
看到两锅头后,更是心存生的希望。
这一句上路,可谓是将他逼到了悬崖边上。
一切希望泯灭,尽在一线之间了。
“刘。。。汉王,你。。。”
危局之下,曹操也不得不低下头,连称呼都下意识的改变。
他希望用这种姿态上的变化,让刘璋明白他并不想死去的志向。
再者,孙权投降后,不也没死吗?
听说还给册封了公爵?
种种希望不自觉在脑中蹦出,曹操怎么能生出死志?
可接下来刘璋的一句话,却是问住了曹操。
“孟德兄还怕死吗?”
怕死吗?
曹操异常尴尬,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是曹操有个预感,一旦说出不怕二字,结局定然是必死无疑。
这个问题,根本无从回答。
刘璋笑着摇摇头,有些异色。
“孤曾听闻孟德兄有句名言,愿效卫青,霍去病为国家讨贼,马革裹尸而还,墓碑上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足矣?”
“那个时候的孟德兄,可曾想过会与汉室走到对立面,称公称王?”
曹操低下头,更加尴尬。
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名不经穿的小人物,一心要匡扶汉室。
可随着权利的增大,欲望也在无休止的扩张。
再加上麾下文成武将也急需曹操扩大权势,才一步一步越走越远。
“汉王,孤正式走向汉室的对立面,你可是功不可没啊!”
曹操看着刘璋,既有感激,也有怨言。
没有刘璋,他不会称公建国,或者说不会那么快的称公建国。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曹操与荀彧正式决裂。
想到这,曹操略有深意的看了荀彧一眼。
自从与荀彧决裂之后,曹操出征再无胜迹。
凭此一点,也不得不感慨荀彧的能力。
或许与荀彧无关,但事实就是如此。
“孟德兄,没有孤你就不会如此了吗?孤只是帮了一把。仅此而已!”
“而且孤觉得,你应该感谢孤才是,孤让你提前称孤道寡,建立魏国,提前享受了几年,不是吗?”
曹操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的确,刚刚称公建国的那时候,曹操的确喜不自胜。
尤其是自称孤的时候,别提心中多痛快了。
那个时候,曹操真是从心底里感谢刘璋。
没有刘璋,哪里来的魏公?魏国?
哪里来的孤!
可事到如今,再回想起来,曹操终于幡然醒悟。
感激?恨不得宰了刘璋。
这是捧杀,赤裸裸的捧杀!
没有刘璋的捧杀,曹操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魏国的兴盛的确起于称公建国。
但是,魏国的衰落,也是始于曹操称公建国。
一切,都是从刘璋开始。
如今,也要从刘璋结束了。
喜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