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贾诩的背影,刘璋心中更加动容了。
贾诩真的老了,是那种苍老之态。
方才拉了他的胳膊,肉已经松弛的很严重了。
这是迟暮的标志。
历史上贾诩活了很久,距离如今还有不少年月。
可历史与这个时候完全不同了。
一个字,累!
为了刘璋的大业,操心操力,再不是历史上那个不问世事的贾诩了。
刘璋深知劳累和摆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对于寿命的影响也会极大。
这让他不禁怀疑,历史上的贾诩,是不是至死都没有如此苍老?
难怪要告老还乡,其中缘由看来并非只是担心功高震主,身体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贾诩也不例外。
衣锦还乡,谁不昔日如此呢?
“汉王?”
登上车的贾诩见刘璋迟迟未动,轻声询问。
“啊,这就来!”
刘璋一步跨上车驾,比起贾诩不知灵巧了多少倍。
站在车上大手一挥。
“启程,回许都!”
大军再次移动起来,护着刘璋的车驾缓缓前行。
周围百官自觉跟随两侧,也做出了拥护之状。
唯独只有一人,面色阴沉,眼中恨意滔天。
正是刘协。
太可耻了,天子亲自出城五十里相迎,刘璋竟然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眼里到底还有没有这个天子?
还有百官,到底谁才是皇帝?
扔下他不管,全都护着刘璋?
干脆直接让刘璋在这称帝不得了?
各种愤恨交加,让刘协恨不得亲手宰了刘璋才好。
只可惜,除了愤恨,他别无他法。
甚至看着不断离去的人群,也只能等着。
终于,等到大军开拔,刘璋车驾离去后,天子车驾才缓缓启动,在后面跟上。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天子竟然要跟着臣下的车,岂有此理!
可惜,无人在意,或者说除了讥笑以外,再无人在意。
历史上那些在曹丕篡汉挺身而出的功臣,早已被屠戮一空。
刘协身边,根本没有一个为他说话之人。
连侍候的宦官,也只是恪守本职,不该说的话一句不说。
刘协看似是天子,实则早已成为了孤家寡人!
。。。
城内,刘璋坐在主位,贾诩,荀攸分坐两旁,面对面。
荀攸与贾诩关系极佳,不客套,直接夸赞。
“文和兄,此番许昌西门一役大手笔,为汉王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公达谬赞了。”
贾诩还是一样的谦逊,不揽功。
“此番能否破灭世族的最后一点力量,也有荀令君之功!”
“早在刘协找到他的之后,荀令君便派人来告知老夫所有计划了。”
荀令君,自然就是荀彧。
尽管荀彧是曹操时期的尚书令,但荀彧的官身在朝廷,而非魏国。
因此,汉朝的尚书令始终都是荀彧。
就算荀彧辞官后,尚书令也没有人继任。
大多数人还会以尚书令称呼荀彧。
荀攸心中十分庆幸,庆幸荀彧没有糊涂。
经过魏山之战,在糊涂也该清醒了,不然得话,荀彧就属于老迈昏聩了。
那个时候,荀攸也没脸再保这个叔叔。
这次能够主动上报,也算是没让荀攸失望。
“呵呵,即便没有叔叔告之,一切也都在文和兄的掌控之内!”
“自从刘协迈出这愚蠢的一步后,便回不了头了!”
贾诩还是谦虚的摆了摆手。
“防备的再周密,也远不如提前洞悉来得从容!”
“这次荀令君功劳极大,老夫才能轻而易举歼灭这些叛贼!”
“汉王,荀令君乃是大才,不可不用啊!”
荀攸感激的看了一眼贾诩,深知这是为了他们荀氏着想。
任用,就会立功,对于之前的过错就会无限制消除。
说到底,荀氏是世族,世族就要发展。
刘璋的政策再高压,也没有将世族逼死。
在可控的范围内发展,刘璋是不会反对的。
“呵呵,孤岂不知文若之才?”
“此番过后,孤亲自拜会,必让文若出山助孤!”
荀攸岂敢让刘璋去请,当即主动请命。
“岂敢让汉王亲临?老臣自会去说服叔叔,让他为汉王尽忠!”
能给机会,荀攸已经是感激涕零了,岂还敢让刘璋亲往?
再加上荀彧一阵阵的太死板,不听良言,万一将刘璋撅回来,那可就乐子大了。
“呵呵呵,公达不必忧心!”
刘璋笑着安抚了一句。
“文若大才,孤不亲往如何体现出诚意?”
“相信文若会感到孤得诚意的。”
贾诩要走了,相当于少了一个大助力。
虽说年轻一辈人才辈出,可老人也不能全部放弃。
越老越妖,这话绝对没错。
像荀彧这种处理政务这么多年的大才,根本没有几个人比得上。
还有最关键的,便是年龄。
荀攸很老了,历史上都到了去世的年纪。
身为叔叔,荀彧要年轻许多岁。
当然,历史上荀彧也已经死了,但到底是非自然死亡。
刘璋相信,这一世一定能够继续发光发热。
“老臣替叔叔拜谢汉王恩德!”
“诶!”
刘璋连忙拖住荀攸。
“公达,不必客气!”
“遵命!”
喜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