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刘璋,汉室必将终结,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了。
毕竟当时曹操占据中原,河北之地,掌握了天下大部分资源。
须知曹操并未受到刘璋的影响,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也就是说,有没有刘璋,曹操都雄起了。
只不过,由于刘璋的存在,曹操被灭掉了。
因此,没有刘璋的代价,可想而知。
凭借刘备之流,能够击败曹操吗?
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刘宏父子三人几乎毁了大汉,而刘璋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没有刘璋,刘协必将是亡国之君。
如今,最多是禅让,国号仍旧是大汉。
刘协也不算对不起祖宗。
说白了,禅让还有功!
刘璋帮刘协洗了这么大的污点,不感谢也就罢了,还频频想要捣乱。
如何能叫人不愤怒?
“汉王,如今天下归心,迈出最后一步已然是众望所归!”
“不如回到许昌后,老臣立刻着手此事?”
贾诩对荀攸的话,颇为认可。
“汉王,老臣附议,并且朝堂内外已经没有阻碍的力量了。”
刘璋有些被说动了。
上群臣无异,下百姓请命。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
若是不答应,反而会影响了大局!
“好吧,既然是万民所愿,那孤自然不能太过推诿。”
“刘协那里。。。”
“交给老臣吧。”
荀攸拍了拍胸脯,担下了此事。
随后转头看向贾诩。
“文和,数月没问题吧?无论如何,你也要看到汉王登基才是!”
贾诩原本也是这个打算,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这是自然!老夫纵然吊着半口气,也要看到那一天!”
“呵呵呵。。。”
众人欢笑一堂。
由于五十里路路途遥远,车驾还要行驶一段时间,三人又商议起了都城。
“汉王,许昌原本为许县,因曹操迁都才改名扩建,但规模仍旧有些过于小了。”
“并且,汉王登基,也不能用曹操设立的都城。”
“这是自然。”
这话不用荀攸说,刘璋自己也会提。
汉朝这个时候,都城的选择性非常小。
无外乎两个地方,长安,雒阳两地。
至于成都,建业等等,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规模,都不符合。
刘备和孙权的选择,更多的是没有更好的选择罢了。
二人如果掌握雒阳,长安,必然会选择其一。
就算到了隋唐时期,国都依旧选用了雒阳,长安,可见其优势。
四通八达,关隘守护,自成险地!
长安和雒阳,都有各自的优势。
当然,目前来看,长安更大,关中平原也十分辽阔。
雒阳有八关守护,但地理职位限制,比起长安要小得多。
“文和,公达,你们的意见呢?”
“长安,雒阳二者则一。”
“汉王英明!”
有了这个框架,再商讨就要好多了。
荀攸和贾诩都怕刘璋脑子一热,想出一个地方。
“高祖兴于关中,进而取得天下。后光武兴于南阳,于雒阳称帝。”
“昔日董卓时不是有歌谣吗?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
刘璋有些怪异的看着荀攸。
“怎么,公达也信这等说辞?”
荀攸笑着摇了摇头。
“当然不信。如果真有用,董卓怎么会亡于吕布之手?”
“可不信归不信,但东头这个汉,毕竟是险些亡于雒阳之手啊!”
身份越高,越会敬畏玄学,这是无可避免的。
即便是身为穿越者的刘璋,也不免被影响。
为何要置太常?
太常为何为九卿之首?
自是有这个道理了。
刘璋没有反驳,而是继续询问。
“还有吗?”
荀攸点了点头。
“雒阳被董卓焚毁,残破不堪,后来被曹操占据,但因与关中相近,因此并未处置。”
“也就是说,雒阳这个地方可以用,但想要恢复如初,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为艰难的是时间,时间并不允许我们等这么久。反观长安,虽说残破了些,但毕竟汉王在长安许久,也在不断修缮。”
“只要集中力量修缮一下长安的宫殿,足可用矣!”
刘璋听后频频颔首,没什么意见。修宫殿是最劳民伤财的,多少朝代亡于此?
也不是说就完全不修,只是天下刚刚稳定,便要兴起雒阳这种规模的宫殿,实在太为难了些。
目下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享受的日子推迟几年没有关系。
如此来看,长安不但是选择,还是唯一的选择了。
“文和,你觉得呢?”
出于尊重,刘璋询问了贾诩。
贾诩轻抚胡须,笑道,
“汉王,若是在长安,老臣距离家乡更近了些!”
刘璋知晓贾诩是在打趣,也不接话,静静等候下文。
“老臣觉得,长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光武帝中兴大汉,功劳甚大,可若与汉王相比,亦相差远矣。”
“依老臣之见,唯有高祖才能与汉王比肩。如果不是开国之功,仍比不得汉王。”
“高祖有白登之围,可汉王却灭匈奴全族,差距何其大?”
“若在雒阳登基,则有逊于光武之意,实为不智!汉王功绩比高祖更甚,焉能不如光武?”
“汉王,长安定都,实乃一举多得了。”
刘璋点点头,心中不再质疑。
“好,就长安了!”
喜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