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元年八月,又过了整整两个月,土著联军的队伍才听从了李天养的建议,打道回府回归鸡笼港,此时鸡笼港中的土著俘虏已经有了四万一千多人了。
为了看押这庞大的俘虏群,李天养不得不将澎湖水师和鲸部一支得战士给调集过来,同时在鸡笼港以北的一处山谷当中开辟出一片庞大空地出来,作为关押这群土著俘虏之所。
唯一让李天养庆幸得是,直到联军回归,这群数目多达四万之众的俘虏土著也没有给洪门引来太大的麻烦,就连些许骚动都很少发生。
这或许跟土著部族习惯的生存环境和习惯有关系,毕竟这些土著部族之间的吞并与被吞并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或许前一刻他们还是仇敌状态,但是当他们被人吞并灭族之后,他们又能很快地融入到自己新的身份当中去,并不会想着为自己曾经的部族复仇。
这便是文化的缺失,所带来的没有归属感和向心力,若是放在华夏诸族中,真要想彻底征服一个民族,至少得两代人以上的努力。
在这丛林中,反倒跟草原上的游猎民族相似,虽然有平浦、高山、阿美、排弯等族群存在,可是真被俘虏征服之后,他们却也能够融洽地相处在一起。
当然,这也与洪门在对待这些俘虏得时候,并没有短缺他们粮食,让他们能勉强获得日常所需的粮食有关系。
对于粮食的态度,这些东海岸线的土著部族,跟当初洪门初来乍到接触骚的笨港周边土著,是同样的态度。
在他们眼中,一个部族强大与否最直观的感觉便是看他们部族成员能否吃饱,有没有足够得余粮和宽阔的猎场。
洪门很显然符合他们这些部族俘虏对于一个强大部族存在的要求,虽然还不知道这个未知强大的部族都猎场到底有多大,才能供养那么大一支强大的军队,光是供养如今在他们身边这些同病相怜、数不清的同伴,他们就算不出来这个强大部族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供养他们。
虽然这些粮食的口味和种类,与自己部族一直以来所食用的粮食有着很大区别,但是他们依然被洪门的富庶所征服了。
或许跟随这么一个强大部族,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自己的家人不用每天挨饿了!
正是这样的想法,以及他们这些被俘虏的各部族人纷乖乖地待在洪门为其划分的地域当中,静静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到来。
联军的归来,在让李天养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开始为接下来如何运送这批数目庞大的俘虏前往笨港开始忧虑起来。
如今洪门空闲下来的海船,连上洪门洪堂舰队得战船一起,也就不过又一百多艘而已,这还是多亏了去岁在鸡笼港海战当中,郑芝龙飞龙帮一干人战败之后留在鸡笼港中的海船斩获呢!
经过近一年的挑选和整理,很大一部分海船被洪门不是售卖给海商海客、或是其他团队,就是被洪门拆卸下来提取有用的部分作为“杨帆式”战船的原材料了。
剩下被洪门保留下来的,自然都是其中最优秀的海船,加上原本洪门的战船,现在洪门还保留有将近一百五十余艘四百料战船,以及规模已经达到二十五艘的“杨帆式”战船。
不过洪门如今的地盘同样辽阔,想要不再出现像之前飞龙帮那样的隐患存在,李天养就必须时刻保证自己都海域当中,有足够都海船游弋巡逻,彰示他们洪门的存在。
因此,每天在南海东南西北各海域当中,都有至少一到两支舰队巡游着,维护他们洪门的地盘。
好在洪门和莱克部族的俘虏完全可以在鸡笼港就地分配,差不多每家能够分到七分之一的人丁,换算下来两家差不多就能分到一万一千人左右,再算上洪门所消耗都粮草、付出的船只代价等,洪门还能再分到两千人左右的人丁,也就意味着,差不多有一万三千人不用运送到笨港去,少了很大的运输负担。
反正洪门首选的人口,不是那些没了父母亲的部族孤儿,就是那些家中没了男人、带着拖油瓶孩子都寡妇,这些在联盟成员们看来都是累赘般的存在,倒也让李天养多讨要这两千人口让他们没有怨言。
莱克.巴顿亲自带着人来到鸡笼港中接应这五千多人千俘虏回去,就凭他们投入联军的千人队伍,在折损了数百人之后,还真的不好押送这么多的人口上路呢!
即便少了这一万三千余人,剩下的两万八千余人也让李天养他们一连运输了三四趟才算是将他们给运输到笨港去,这时李天养才算松了口气,将这烫手山芋给送走了。
虽然笨港那边负担同样很大,不过在各部族组长知道了这次的收获之后,他们早就派人前来笨港接应他们满载而归的战士们了。
剩下俘虏到分配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有洪门在一旁公平负责地进行着分配工作,以及李天养许诺的很快又有下一次的东海岸扫荡行动,大家因此倒也没有做出那锱铢必较的丑态来。
至于阵亡的各族战士尸体,这就不用李天养他们操心了,自有他们各部族的组长们去安抚他们的遗属。
洪门这次都损失可以说微乎其微,丛林中作战的土著战士虽然凶猛,可是对于早有防备,又习惯了配合阵列作战的洪门将士们来说,除非是出其不意的偷袭,一般战斗还真伤不了他们的战事多少。
最后上报到李天养手中到阵亡名单,只有区区不过三十几人,相对于洪门到收获来说,那完全可以说九牛一毛了。
大部分的俘虏都被李天养安置在鸡笼山矿场和大安港中,剩下被留在鸡笼港的多半都是没有了主要劳动力的妇女和孩童。
这些人中,妇女被集中看押起来一边帮助鸡笼港作坊生产产品,一边学习汉语;而那些孩童们,则直接被李天养送到专门为他们建立的学堂里,学习华夏文化、接受汉化教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