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北动物多,先是从动物开始闹瘟疫,那里的官员没当回事,渐渐的便惹起了人瘟。
“啊?”
谢玉珩跟许文广同时惊诧一声,坐在上首龙椅上的皇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皇上,二位大人,我朝自建朝以来,就一直受瘟疫所扰,而每一次,都伤亡惨重。”蒋侍郎提起了这个事情,御书房里君臣的面色都不好看。
“按照往常的惯例,每逢春日便里闹起了的瘟疫。没成想这进入深秋也闹起瘟疫,马上就要进入寒冬,到时候流民遍地,百姓遭逢苦难,日子就过得是更加艰难了。”
不用说,第二天早朝便是以此桩事为主要朝议,皇帝叫朝臣们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出来,最好是能有治理瘟疫的有效药物出来,方能一劳永逸。
明正帝高坐龙椅上,面沉如水,耳听得朝臣们三呼:“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皇帝把昨天蒋侍郎送上来的奏折,叫吴知送下去给底下的朝臣们看。叽叽喳喳一阵议论,便没了后续。
明正帝看着底下群臣,心情复杂难言······
只觉得老血又卡在喉咙里,平常芝麻大的事拿到朝堂上来议,每个人都变成说书先生的快嘴,把政见不合的对家说得体无完肤。
这到了正是,大事,个个都成来锯嘴葫芦。
他们这是担心自己做个出头椽子,怕自己被派往蜀地去公干,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明正帝见他们不做声,便要找茬。
于是,点名道:“纪太师?”明正帝眼眸微沉地看着下面站在最前面的自己是好岳父,声音说、说不出来的清冷。
纪太师什么人,老狐狸一只,见到皇帝点名,立马走到中间,身穿一品径五寸独科花锦袍,玉冠束着一头稀疏的花白头发,对着高坐上首的明正帝双手一揖道:“老臣在!”
随后,便荐议道:“禀皇上,老臣保举谢总督前去蒙北治瘟疫。”
纪太师话音刚落,还没等皇帝出声,白阁老双手高举着玉笏对着上首的皇帝一揖,附和道:“皇上,老臣正有此意。”
紧跟着其余几位大臣也是如此的附和道:“臣等附议!”
呵!
明正帝不由可乐起来,合着朝廷就谢玉珩这么个人能使唤,什么事都得他出面去做?
你就是薅羊毛也不能尽在一只羊身上薅吧!
难不成朝廷花俸禄养了这么许多大臣,平常是留着养咸鱼不成?
站在那儿一声不吭的谢玉珩,向来都是一马当先的能臣,这会儿还真是第一次做着明正帝诽腹的咸鱼来。
他今儿有私心,自己的小姑娘即日便到京城,他要好好的陪陪她,把她安顿好。
明正帝又把难题抛给徐丞相:“徐爱卿以为如何?”
徐丞相什么人?浸淫官场几十载,怎会听不出来皇帝语气中的不爽?
所以,他要另外推荐一人担当此次去蒙北的大臣才行,因此,他心有成足的往前走一步,对着上首的皇帝禀奏道:“皇上,微臣保举礼部尚书白大人前去蒙北控制瘟疫。”
白太师一听,嘿!好你个徐林!那蒙北轻易去得?不说山高路远,单凭那里的民风彪悍,以马奶黍粒为食,外地人去都是水土不服蹲不下去。你怎么不保举你儿子兵部侍郎徐鹏程去的呢?
于是,他急忙上前一步对着皇帝禀奏道:“此次去蒙北山高路远,文臣怕是难担当此重任,老臣保举兵部侍郎徐鹏程前去为最佳人选。”
明正帝一听,龙颜微怒!
这俩位老臣是什么意思?好像拿疫情不当回事,俩人到在相互间拆台?
“好了!”没成想,龙椅之上的明正帝,忽然开了口。
那冷若冰霜的声音,瞬间就让方才还在争论不休的大臣们,立马住了口。
正准备沉声呵斥几句,谢玉珩听见白太师提到武将时,顿时便想起今年的武状元徐锦珅来。
因此,他上前一步禀奏道:“皇上,微臣保举一人。”
嗯?
明正帝跟众臣都是一愣,话说谢玉珩还从未保举过任何一个人,大都是自荐或是受皇帝的委派,外去公干。
谢玉珩抬眸看了看身旁的几位老臣,双手举着玉笏对着上首的皇帝禀奏道:“微臣保举新科武状元徐锦珅前去蒙北抗瘟疫。”
“新科武状元徐锦珅?”
“他个愣头青怎能担此大任?”
“徐锦珅?不是那个赣州总督徐蔚之子?”
明正帝一听,呃?行!
这小子当初在溱州时,朕便见他不是池中之物。品性率真,没让朕失望,在高手如云的比舞台上一举夺魁!
徐锦珅有乃父风范,将来是第二个徐蔚。
朕希望他将来更甚徐蔚是第二个许文广才是!
明正帝想到这儿,不顾众臣在下面议论纷纷,点颌道:“嗯,谢爱卿提议盛佳,正合朕意。”
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
因此徐锦珅跟季雨都是有资格参加早朝的。
徐锦珅听见皇帝点名,立马上前一步,声音铿将有力地说道:“臣遵旨!”
要不是谢玉珩保举他去蒙北,他也会自荐的。
季雨见师兄去蒙北,心痒痒的。忙不迭地快步走上前去,对着上首的皇帝自荐道:“禀皇上,微臣愿随徐大人去蒙北,臣一路护送他们前往。”季雨生怕皇帝不允,立马说道。
皇帝瞥了眼新科武探花季雨一眼,心中赞赏他的无畏。
别人是推脱不了,被逼无奈去蒙北的,他个傻小子还生怕朕不同意。
“嗯,允了!”
季雨像个孩子似的咧嘴谢恩:“谢皇上!”
“此次去蒙北,礼部尚书白为钦差,兵部侍郎徐鹏程跟新科武状元徐锦珅为参将辅之,季都司护送。今明两日叫太医院准备药材,后日出发。”明正帝说完,威严的黑眸扫了眼下面的群臣一眼。
白为跟徐鹏锦可就没徐锦珅跟季雨的豪气,在皇帝跟大臣们面前,勉强不失态手捧玉笏:“臣遵旨!”
吴知适时高声道:“有事禀奏,无事散朝!”
喜欢侯门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