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击。
好在李易男是个纯粹的技术男,对人情往来和勾心斗角的事似乎一窍不通,三两句话就露馅了。
的确是“超高薪+超低期权”的模式。
李易男不是互联网人。
他对互联网这一套模式不了解,在华为时候,他的年薪是6000万,比百度还高呢!到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对跨行进入互联网行业,李易男也不太放心,对“基础薪资+高期权”的模式心里打鼓。高期权不是时间到了就能拿到的,是需要看业绩表现的。工作达标了,才能把期权拿满,一旦工作没做好,期权就没了。
这风险太大了。
还是老老实实拿工资更稳妥。
周不器不认可他的看法,解释道:“期权的作用是激励,只要工作出成绩了,拿到了期权。那么股票在未来的价值,将会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现在拿到的工资。”
李易男的思维模式显然跟他不同,“万一没出成绩呢?”
“啊?”
周不器愣了一下,觉得对方不应该问出这么低级的问题。没出成绩,当然就没有期权了,总不能公司花钱养闲人吧?
李易男不怎么会看人脸色,自顾自的道:“我在华为时,经常是几个月做不成任何成绩。可我一样能拿着最高的工资。就比如去年10月我申请去魔都筹建芯片业务,做了大半年,除了把团队组建起来了,并没有拿出什么亮眼的成绩,但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周不器先是一愣,马上醒悟。
靠!
果然啊,这才是大神!
“基础工资+高期权”的模式,的确可以鼓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督促他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期权。
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
可是,谁能确保做研究了,就一定能出结果?
低端的研究可以做到。
国外都出来结果了,相关资料也都公开了,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努力点也就做出来了。
可是,李易男是什么级别的科学家?
让他搞低端研究真是太浪费了。
尤其是电信、通讯、芯片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高端技术,国外都是有技术封锁的,国内需要一点点地摸索才行。
经常就是一个高薪科学家团队,研究了一年半载什么也没做出来。
做不出来是正常的,做出来了才不正常。
花了几个亿做研究,到头来竹篮打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