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帮助不大。李诚忍不住暗暗赞叹:出身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起点高很多。总
角孩童便知道利弊取舍,一般的家庭很难教出这种孩子。尽管他的取舍,未必正确。
李诚忍不住露出微笑,抬手摸着这孩子的总角(头发的造型)道:“你怎么知道,跟我学习,对科举没有好处呢?”这一下卢照邻回答不上了,扭头看着身后的一个随从,而不是看着房遗爱,看来房遗爱的意见在他心目中,没有参考价值。“
李县男见笑了。”身后的青衣随从上前一步,拱手执意。一看做派就是个读书人,没准是卢照邻现在的西席先生。李诚淡淡道:“童言无忌,何来见笑?”
“此子年幼聪慧,在下力不从心,乃往长安,欲拜在大儒曹学士门下。”青衣西席姿态很低,实在是有点尴尬。毕竟李诚露出了想收下这孩子的心思。
这里说的曹学士,乃是曹宪,隋唐两朝都是知名学术大家,最重要的《文选》学家。拜在他的门下,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老先生是做学问的人,卢照邻跟他学的话,仕途上就别想了。老先生也教不出会做官的弟子。
李诚也不遗憾,卢照邻的未来跟他没关系,师从曹宪的话,会学成一个学术大家。跟着自己学的话,鬼知道会学成什么样子。后
沟村事了,李诚返回长安,来的安静,回程却没那么平静了。渭南、新丰两县的官员,热情的接待一番。未必就有什么现实的目的,就是结个善缘吧。李诚这种人,别得罪为好。
回到长安,崔寅便来到李家,婚期将至,总该做各种最后准备了。李诚开始一阵忙碌,农庄是老巢,结婚的各种仪式,也选择在农庄。城里只当是个别院,崔芊芊嫁过来,也是在农庄坐镇。李诚特意把各种产业都整理了一番,装一个盒子里,列出一个表格。
结婚之日的当夜,李诚把这个盒子交给她,还有各种钥匙也要交给她。
腊月二十六是个好日子,一早起来,李诚就被收拾的花团锦簇一般。按规矩是要化妆的,李诚却很不耐烦的拒绝了,往脸上抹脂粉算个什么事情?李诚个人比较排斥这个,不等于他反对别人化妆。穿戴整齐,李诚出门了。
高头大马披红挂彩,早就准备停当。李诚翻身上马,前往城内崔氏宅邸接亲。身后是兄弟会一群二代压阵,阵仗弄的自然是极大。李
诚结婚在长安是件大事,关中第一才子,这不是乱叫的。沿途百姓纷纷围观,各种祝贺的话乱飞。